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666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正硅酸乙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胺烷溶解在溶液形成混合胶体溶液;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形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空心玻璃微球,得到分散溶液;将前驱体混合胶体溶液加入分散溶液中搅拌混合;加入氨水,使前驱体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凝胶化;清洗干燥,获得气凝胶包覆空心玻璃微球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包覆气凝胶,构成了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实现了同时具备减振隔热复合材料的一体化制备,且制备的材料尺寸小,具有填充特性,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二次复合,提升本体材料的隔热和减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与隔热材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在工业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多,能源的快速消耗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工业工程涉及到的材料隔热问题,而具有减振特性的材料对延长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促进作用。在各个工程领域,对于具有良好减振和隔热性能的材料需求越来越高。例如:核电设施富含纵横交错的高温、高压、高流速载流管路(高温流体管路、风机管路等)分布,其局部超温和振动超标问题较为突出。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避免了局部超温问题,而热损失的进一步降低也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而减振材料可以降低振动传递,避免材料因机械疲劳导致的设备损坏问题。因此,对高温、高振动设备的隔热、减振需求十分迫切。

2、在目前的工程应用实践中,常使用陶瓷多孔保温材料来满足建筑或设备的隔热需求,使用陶瓷空心球填料构成空腔来提升材料隔热性能,然后采用高分子阻尼材料来满足减(隔)振需求。因此需要分别添加功能材料,无法实现材料同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和减振特性。

3、cn111923542a《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组分质量含量分别为正硅酸乙酯30~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5~30%、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0~20%、六甲基二硅胺烷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组分质量含量分别为正硅酸乙酯30~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5~30%、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0~20%、六甲基二硅胺烷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空心玻璃微球的质量分数为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前驱体混合胶体溶液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祯迪黄照华廖志海王伟姚力夫伍晓勇任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