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毫米波通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的有源双向矢量调制移相网络。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5g和未来6g技术的应用中,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和高频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长,相控阵是一种有效提高通信速率的通信系统架构,实现相位调节的移相网络是相控阵的重要组成部分。移相网络根据其结构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在毫米波频段,传统的无源移相网络由于其高插入损耗、大体积和低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相控阵系统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有源移相网络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2、矢量调制移相器是一种常用的有源移相网络架构,这种架构的有源移相网络通过合成两个由可变增益放大器独立调节的正交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实现精确的移相。有源矢量调制移相器在毫米波太赫兹频段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从而缓解链路预算的压力,降低了链路复杂度。同时,有源矢量调制移相器可以在流片后进行相位校准,且可以通过增加数模转换器的分辨率来提高移相网络的移相精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有源双向移相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正交耦合器(2)、第一巴伦网络(3)、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网络(4)、第二巴伦网络(5)、功分器(6)、第二输入输出端口(7);所述第一巴伦网络(3)、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网络(4)、第二巴伦网络(5)分为两组,分别为I路组和Q路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有源双向移相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网络(4)包含I路和Q路两个相同的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每个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有源双向移相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正交耦合器(2)、第一巴伦网络(3)、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网络(4)、第二巴伦网络(5)、功分器(6)、第二输入输出端口(7);所述第一巴伦网络(3)、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网络(4)、第二巴伦网络(5)分为两组,分别为i路组和q路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有源双向移相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网络(4)包含i路和q路两个相同的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每个双向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第九晶体管(m9)、第十晶体管(m10)、第十一晶体管(m11)和第十二晶体管(m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vga输入输出差分端口(vgaio1),第二vga输入输出差分端口(vgaio2);第一晶体管(m1)的发射极、第二晶体管(m2)的发射极、第五晶体管(m5)的集电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发射极、第四晶体管(m4)的发射极、第六晶体管(m6)的集电极连接;第七晶体管(m7)的发射极、第八晶体管(m8)的发射极、第十一晶体管(m11)的集电极连接,第九晶体管(m9)的发射极、第十晶体管(m10)的发射极、第十二晶体管(m12)的集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有源双向移相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晶体管(m1)的集电极、第四晶体管(m4)的集电极、第一vga输入输出差分端口(vgaio1)的+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晶体管(m1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集电极、第三晶体管(m3)的集电极、第二vga输入输出差分端口(vgaio2)的-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晶体管(m12)的基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有源双向移相网络,其特征在于,第一晶体管(m1)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一与门(and1)的输出端,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二与门(and2)的输出端,第三晶体管(m3)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三与门(and3)的输出端,第四晶体管(m4)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四与门(and4)的输出端,第七晶体管(m7)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五与门(and5)的输出端,第八晶体管(m8)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六与门(and6)的输出端,第九晶体管(m9)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七与门(and7)的输出端,第十晶体管(m10)的基极通过电阻接第八与门(and8)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相位反转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有源双向移相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门(and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方向选择电压rx和象限选择电压quad,第二与门(and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方向选择电压rx和象限选择电压,第三与门(and3)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方向选择电压rx和象限选择电压quad,第四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新,孔令峥,李吉瑞,周培根,舒畅,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