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发射试验,尤其是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1、航行体水下发射往往处于高速非定常力学环境中,其弹道稳定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般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措施改善航行体受力环境。通过在航行体表面排气形成空泡,改变航行体表面流动特性,是一种有效的调节航行体受力的方法。
2、一般航行体表面排气有两种形式:排气孔与排气缝。试验研究中,排气孔方式实现较为简便,由于开孔对模型结构完整性与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在模型内部设置气腔、壳体表面直接打孔。但是研究发现,多孔排气过程中孔之间的气体射流连通问题影响流动控制的效果。相比而言,由于排气缝是连续的,不存在空泡连通的问题。但是表面连续的排气缝会使壳体表面完全断开,且排气缝前后段连接的结构强度上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考虑排气缝两侧壳体的连接形式解决此问题。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不同缝隙宽度的进行试验,测试控制效果。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栓(8)上设置有弹簧(9),用于给移动环(3)提供拉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前段(1)和模型后段(5)通过螺栓二(11)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周围开有排气孔,排气孔外侧为连通的环状稳压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栓(8)上设置有弹簧(9),用于给移动环(3)提供拉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前段(1)和模型后段(5)通过螺栓二(11)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偏心轮的流动控制模型试验的狭缝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周围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旭刚,张哲,盛文成,许统华,易淑群,吴文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