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580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加工技术领域。该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通过弧形架与多个定位抓手的配合,在出炉时随着行车的运行,能够使石墨柱本体以及定位抓手沿承重轴转动,直至滑动到定位插杆处完成锁定,进行吊起时能够通过多个定位抓手以及弧形架和锥形架的配合实现承重作业,进一步提升了石墨柱本体的输送稳定性,同时能够通过对石墨柱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进行后续的除焦粒以及浸渍作业,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加工,具体为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石墨在加工时,需要进行焙烧、浸渍处理,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1822523.6”的“一种石墨电极焙烧炉出炉装置”,该申请指出出炉时拖动移动台的过程中,挂钩拉杆容易与挂环发生脱落的现象,所以就会容易造成人员受伤,而在对体积较大的石墨柱进行焙烧时,通常是以行车进行吊运,通过焦粒将石墨柱放置后产生的空隙进行填充,而后进行焙烧,焙烧时间随产品不同而改变,一般为五十天,前二十五天升温,后二十五天降温,直至焙烧完成后用行车带料斗夹取覆盖的焦粒,待漏出石墨柱时用行车带钢丝绳圈套住,用行车拉起输送至清理位置等待清理,上述以钢丝绳圈对石墨柱进行吊装转运的方式虽然便捷,但安全性较低,且输送至清理位置后不便于进行角度的调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p>

2、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顶面固定有多个吊装环(101)用于连接至行车,其特征在于:机体(1)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承重轴(7),承重轴(7)端部固定有定位环套(701)且定位环套(701)内部固定有定位杆(9),定位杆(9)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定位抓手(5),多个定位抓手(5)内部均设有驱动缸体(502),用于带动定位抓手(5)转动对石墨柱本体(6)进行抓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2)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口(201),所述限位滑杆(3)滑动连接在弧形槽口(201)内部,且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顶面固定有多个吊装环(101)用于连接至行车,其特征在于:机体(1)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承重轴(7),承重轴(7)端部固定有定位环套(701)且定位环套(701)内部固定有定位杆(9),定位杆(9)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定位抓手(5),多个定位抓手(5)内部均设有驱动缸体(502),用于带动定位抓手(5)转动对石墨柱本体(6)进行抓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2)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口(201),所述限位滑杆(3)滑动连接在弧形槽口(201)内部,且限位滑杆(3)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插杆(202)相适配的定位插孔(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定位插杆(202)滑动安装在对应的通孔内部,定位插杆(202)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2021),且定位插杆(202)的端部开设有弧形面(2022),所述弧形架(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抵止端板(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架(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抵环(401),所述橡胶抵环(401)与石墨柱本体(6)保持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炉的出炉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抓手(5)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防滑板(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卫薛乐乐孟世英张启字翟建志王鑫十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