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551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5
本技术涉及海上溢油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主机箱内集成有防爆柴油机及油泵组件,螺杆泵的液压马达与油泵组件之间连接有油管,支撑平台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行走轮,卷绕机构包括底部固定于支撑平台顶面前端一侧的轮架以及中心轴前后端分别转动套装于轮架顶部前后端的卷筒,卷筒用于缠绕油管,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撑平台外缘的固定座、沿竖向固定套装于固定座上的螺纹套、螺纹套接于螺纹套内的丝杆以及中心套装于丝杆底端的支撑盘,主机箱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平台顶面的后端,螺杆泵放置于支撑平台顶面前端的另一侧;较好地解决了应急卸载装置难以快速转移并设置在溢油地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上溢油处理,具体为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


技术介绍

1、发生事故的船舶在采取应急反应行动时,常采用卸载装置紧急卸驳事故船舶舱内存有油品。另外,当溢油事故发生初期水上溢油比较集中、油层比较厚的时候,直接从水面抽吸、回收溢油。卸载装置是溢油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2、卸载装置主要结构组成包括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动力站、由液压泵及液压管线组成的液压系统、由不锈钢螺杆泵及输送管线组成的传输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使用时,将不锈钢螺杆泵的输入口投放至浮油区域,输出口连接输油管道。柴油机带动油泵运转,以提供液压能,液压能供给螺杆泵的液压马达,由液压马达驱动的不锈钢螺杆泵将水面上的溢油或事故船舶中的油品输送到岸上或船上的储油设备中,从而实现溢油回收的功能。

3、但是,发生溢油事故时,往往难以快速地将应急卸载装置转运并设置在溢油地点,从而难以及时处理溢油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应急卸载装置难以快速转移并设置在溢油地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包括主机箱以及螺杆泵,所述主机箱内集成有防爆柴油机及油泵组件,所述螺杆泵的液压马达与油泵组件之间连接有油管,所述支撑平台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顶面前端一侧的轮架以及中心轴前后端分别转动套装于所述轮架顶部前后端的卷筒,所述卷筒用于缠绕油管,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外缘的固定座、沿竖向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的螺纹套、螺纹套接于所述螺纹套内的丝杆以及中心套装于所述丝杆底端的支撑盘,所述主机箱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顶面的后端,所述螺杆泵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顶面前端的另一侧。

3、优选的,所述卷筒上还缠绕有吊索,所述吊索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螺杆泵的吊环上。

4、优选的,还包括过油件,所述过油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轮架后壁的固定环、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环中心的圆盘以及固定套装于所述卷筒中心轴后端的柱体,所述圆盘前端转动套装于所述柱体后端,所述柱体后壁中心设有柱槽,所述柱槽外围设有同圆心的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所述圆盘后壁对应于所述柱槽、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的位置分别套装有进油接口,所述进油接口与油泵组件之间连接有液压油管一,所述柱体前壁对应于所述柱槽、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的位置分别套装有连接管,所述卷筒中心轴外周壁的一端套装有出油接口,所述出油接口里端与所述连接管前端连接,所述出油接口与所述螺杆泵的液压马达之间连接有液压油管二,所述液压油管二卷绕于所述卷筒的中心轴上。

5、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对可拆卸组装的卡块一和卡块二,所述卡块一与卡块二相对面上分别成对设有半圆槽一和半圆槽二,所述半圆槽一与半圆槽二组合的圆柱形腔体用于卡装所述液压油管二和吊索。

6、优选的,所述卡块一与所述卡块二的一端共同转动套接有转轴,且所述卡块一与卡块二的另一端共同螺纹套接有闭合螺栓。

7、优选的,所述闭合螺栓为内六角螺栓,且所述卡块一上设有容纳所述闭合螺栓端部的凹槽。

8、优选的,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套装有转轮。

9、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前部的外缘设有护栏。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涉及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能够便于快速地移动至溢油地点,并易于投放和收回螺杆泵,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应急卸载装置难以快速转移并设置在溢油地点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包括主机箱(1)以及螺杆泵(2),所述主机箱(1)内集成有防爆柴油机及油泵组件,所述螺杆泵(2)的液压马达与油泵组件之间连接有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5.2)上还缠绕有吊索(10),所述吊索(10)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螺杆泵(2)的吊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油件(9),所述过油件(9)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轮架(5.1)后壁的固定环(9.1)、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环(9.1)中心的圆盘(9.2)以及固定套装于所述卷筒(5.2)中心轴后端的柱体(9.4),所述圆盘(9.2)前端转动套装于所述柱体(9.4)后端,所述柱体(9.4)后壁中心设有柱槽(9.4.1),所述柱槽(9.4.1)外围设有同圆心的环形槽一(9.4.2)和环形槽二(9.4.3),所述圆盘(9.2)后壁对应于所述柱槽(9.4.1)、环形槽一(9.4.2)和环形槽二(9.4.3)的位置分别套装有进油接口(9.3),所述进油接口(9.3)与油泵组件之间连接有液压油管一(3),所述柱体(9.4)前壁对应于所述柱槽(9.4.1)、环形槽一(9.4.2)和环形槽二(9.4.3)的位置分别套装有连接管(9.5),所述卷筒(5.2)中心轴外周壁的一端套装有出油接口(5.3),所述出油接口(5.3)里端与所述连接管(9.5)前端连接,所述出油接口(5.3)与所述螺杆泵(2)的液压马达之间连接有液压油管二(6),所述液压油管二(6)卷绕于所述卷筒(5.2)的中心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7)包括一对可拆卸组装的卡块一(7.1)和卡块二(7.2),所述卡块一(7.1)与卡块二(7.2)相对面上分别成对设有半圆槽一(7.1.1)和半圆槽二(7.2.1),所述半圆槽一(7.1.1)与半圆槽二(7.2.1)组合的圆柱形腔体用于卡装所述液压油管二(6)和吊索(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一(7.1)与所述卡块二(7.2)的一端共同转动套接有转轴(7.3),且所述卡块一(7.1)与卡块二(7.2)的另一端共同螺纹套接有闭合螺栓(7.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螺栓(7.4)为内六角螺栓,且所述卡块一(7.1)上设有容纳所述闭合螺栓(7.4)端部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3)的顶端固定套装有转轮(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4)前部的外缘设有护栏(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包括主机箱(1)以及螺杆泵(2),所述主机箱(1)内集成有防爆柴油机及油泵组件,所述螺杆泵(2)的液压马达与油泵组件之间连接有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5.2)上还缠绕有吊索(10),所述吊索(10)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螺杆泵(2)的吊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转移的应急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油件(9),所述过油件(9)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轮架(5.1)后壁的固定环(9.1)、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环(9.1)中心的圆盘(9.2)以及固定套装于所述卷筒(5.2)中心轴后端的柱体(9.4),所述圆盘(9.2)前端转动套装于所述柱体(9.4)后端,所述柱体(9.4)后壁中心设有柱槽(9.4.1),所述柱槽(9.4.1)外围设有同圆心的环形槽一(9.4.2)和环形槽二(9.4.3),所述圆盘(9.2)后壁对应于所述柱槽(9.4.1)、环形槽一(9.4.2)和环形槽二(9.4.3)的位置分别套装有进油接口(9.3),所述进油接口(9.3)与油泵组件之间连接有液压油管一(3),所述柱体(9.4)前壁对应于所述柱槽(9.4.1)、环形槽一(9.4.2)和环形槽二(9.4.3)的位置分别套装有连接管(9.5),所述卷筒(5.2)中心轴外周壁的一端套装有出油接口(5.3),所述出油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洪刘在左王照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润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