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534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及方法,该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包括集矿箱、换热器、尾流排放口和液压油箱;集矿箱内设置有矿粒收集网箱和轴流泵,矿粒收集网箱用于分离矿石颗粒;轴流泵用于驱动海水与沉积物的混合低温尾流通过集矿箱出口进入换热器的冷却剂入口,换热器底部连接有液压油箱,换热器的2个冷却剂出口连接有1对尾流排放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可直接对高温液压油进行冷却降温,从根源上提升液压系统的散热效率,此外,换热器外壳内部的弯折管路、折流环板和折流盘板可以延长冷却液流道长度,进一步强化对流换热效应,保证液压油可以充分冷却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海采矿尾水羽流的促沉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海洋底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景,被认为是21世纪陆地矿产最重要的可接替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深海矿产资源所富含的铜、钴、镍等金属是我国十分短缺的战略性金属资源,若对其实现开发利用,可有效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供给安全,因此早日实现深海采矿商业化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

2、海洋环境污染是制约深海采矿商业化的重要瓶颈,深海采矿过程中矿粒采集、履带行走和尾流排放产生的羽流扩散时间长、影响区域广,严重影响深海生态环境,国际海底管理局要求开采前必须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以供审查。羽流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因素,羽流抑制技术是关系到能否获得开采准入资格的必要条件,目前羽流抑制技术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3、现有技术的不足:1、现有技术鲜有针对解决深海采矿装备液压系统过热的问题,目前液压系统普遍依托有限的油箱外表面与海水进行对流换热,散热效率低,运行时间过长系统会瘫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矿箱(1)、换热器(2)、尾流排放口(3)和液压油箱(4);所述集矿箱(1)内设置有矿粒收集网箱(1-1)和轴流泵(1-2),所述矿粒收集网箱(1-1)用于分离矿石颗粒;所述轴流泵(1-2)用于驱动所述集矿箱(1)内的海水与沉积物的混合低温尾流通过集矿箱出口(1-4)进入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剂入口(2-1);所述换热器(2)底部连接有所述液压油箱(4),所述换热器(2)的2个冷却剂出口(2-2)连接有1对尾流排放口(3),1对所述尾流排放口(3)为1对角度内收的口径逐步外扩型排放口,用于调控所述换热器(2)内部冷却剂尾流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矿箱(1)、换热器(2)、尾流排放口(3)和液压油箱(4);所述集矿箱(1)内设置有矿粒收集网箱(1-1)和轴流泵(1-2),所述矿粒收集网箱(1-1)用于分离矿石颗粒;所述轴流泵(1-2)用于驱动所述集矿箱(1)内的海水与沉积物的混合低温尾流通过集矿箱出口(1-4)进入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剂入口(2-1);所述换热器(2)底部连接有所述液压油箱(4),所述换热器(2)的2个冷却剂出口(2-2)连接有1对尾流排放口(3),1对所述尾流排放口(3)为1对角度内收的口径逐步外扩型排放口,用于调控所述换热器(2)内部冷却剂尾流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包括换热器外壳(2-3),所述换热器外壳(2-3)底部设置有管箱(2-4),所述换热器外壳(2-3)内部设置有折流环板(5)、2个折流盘板(6)、换热管、第一纵向隔板(7-1)、第二纵向隔板(7-2)和第三纵向隔板(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环板(5)位于所述管箱(2-4)之上,所述折流环板(5)为槽形板,所述折流环板(5)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圆形开口,2个所述折流盘板(6)位于2个圆形开口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深海采矿羽流促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具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成赵泽鑫张栢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