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防撞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程用轨道交通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其中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工具的运输过程中,乘客有时需要在客舱中站立,虽然有扶手供其拉持保障自身的平衡,但在开车停车时惯性对乘客造成的身体摆动还是容易令其与客舱内壁产生撞击,这样一来便易产生对乘客身体的损害,现有的方法多是在客舱内壁上粘贴防撞垫。
2、授权公告号为cn216508350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运输工程用轨道交通防撞装置,通过设有吸盘、拨杆、转轴以及螺纹杆,在这样的结构下不仅使得装置能够快速的进行拆装,还使得装置不会在客舱内壁造成难以清洁的安装痕迹,降低了更换装置时的清洁难度。
3、然而上述专利中,装置通过吸盘吸附固定在车厢内壁,当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空气进入吸盘内的负压腔中后,吸盘的吸附力会下降,产生装置脱离车厢内壁的风险,因此需要车厢维护人员及时按压吸盘,以保持吸盘的吸附力度,然而上述装置中吸盘的吸附力度无法直观显示,车厢维护人员难以做到在吸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运输工程用轨道交通防撞装置,包括装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1)侧壁固设有垫板(2),所述垫板(2)正面固设有海绵垫(3),所述垫板(2)和海绵垫(3)侧壁均开设有观察窗(4),且垫板(2)侧壁位于观察窗(4)外侧的位置开设有刻度(5),所述装配板(1)侧壁位于观察窗(4)正后方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侧壁固设有指针(7),所述装配板(1)侧壁阵列开设有活动槽(8),若干个所述活动槽(8)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板(9),且若干个活塞板(9)与转盘(6)之间均设有弹性联动组件,所述装配板(1)侧壁位于若干个活动槽(8)正后方的位置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运输工程用轨道交通防撞装置,包括装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1)侧壁固设有垫板(2),所述垫板(2)正面固设有海绵垫(3),所述垫板(2)和海绵垫(3)侧壁均开设有观察窗(4),且垫板(2)侧壁位于观察窗(4)外侧的位置开设有刻度(5),所述装配板(1)侧壁位于观察窗(4)正后方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侧壁固设有指针(7),所述装配板(1)侧壁阵列开设有活动槽(8),若干个所述活动槽(8)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板(9),且若干个活塞板(9)与转盘(6)之间均设有弹性联动组件,所述装配板(1)侧壁位于若干个活动槽(8)正后方的位置均固设有吸盘(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工程用轨道交通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联动组件包括与装配板(1)侧壁滑动连接的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一端铰接有联动杆(12),且联动杆(12)与转盘(6)圆周外壁铰接,所述移动板(11)另一端铰接有铰杆(10),且铰杆(10)一端延伸至活动槽(8)内部并与活塞板(9)侧壁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工程用轨道交通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