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521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阀,包括具有第一流通腔以及多个流通口的阀体、设置在第一流通腔内的阀芯、以及弹性密封结构,阀芯可转动地设置,以与不同的流通口连通,阀芯的至少一端具有与阀体的内壁间隔的限位面;弹性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密封件、环形压板和弹性件,环形密封件和环形压板均套设在阀芯上,环形压板位于限位面与环形密封件之间,弹性件设置在环形密封件和环形压板之间,以使环形密封件与阀体的内壁保持密封。采用本方案,通过环形压板实现弹性件和阀芯的转接,使得用于安装和限制弹性件的台阶或孔等结构能够设置在环形压板上,有利于实现对阀芯的薄壁加工、减小阀芯的重量并减小阀芯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通阀,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通阀。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多通阀的阀芯与阀体内壁之间的密封常采用弹性密封结构,但由于弹性密封结构的弹性件多直接作用在阀芯上,为了保证阀芯与弹性件抵接的可靠性,常需要在阀芯上加工用于安装和限位弹性件的孔或台阶等结构,阀芯的厚度难以做小,即使不加工孔或台阶等结构,为了保证阀芯与弹性件抵接的面积,阀芯的厚度也同样难以做小,不利于多通阀的轻量化设计,且不利于阀芯的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阀芯无法做薄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阀,包括:阀体,具有第一流通腔以及多个流通口;阀芯,设置在第一流通腔内,阀芯可转动地设置,以与不同的流通口连通,阀芯的至少一端具有与阀体的内壁间隔的限位面;弹性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密封件、环形压板和弹性件,环形密封件和环形压板均套设在阀芯上,环形压板位于限位面与环形密封件之间,弹性件设置在环形密封件和环形压板之间,以使环形密封件与阀体的内壁抵接。

3、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包括主体段(2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段(21)端部的转接段(22),所述转接段(22)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21)的外径,所述环形密封件(31)和所述环形压板(32)均套设在所述转接段(22)的外周,所述转接段(22)和所述主体段(21)之间形成所述限位面(202),所述环形压板(32)与所述限位面(20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结构(30)还包括环形密封圈(34),所述环形密封件(31)具有环形密封槽(311),所述环形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包括主体段(2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段(21)端部的转接段(22),所述转接段(22)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21)的外径,所述环形密封件(31)和所述环形压板(32)均套设在所述转接段(22)的外周,所述转接段(22)和所述主体段(21)之间形成所述限位面(202),所述环形压板(32)与所述限位面(20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结构(30)还包括环形密封圈(34),所述环形密封件(31)具有环形密封槽(311),所述环形密封圈(34)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311)内并与所述转接段(22)密封配合,或,所述转接段(22)具有环形密封槽(311),所述环形密封圈(34)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311)内并与所述环形密封件(31)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板(32)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环形密封件(31)的限位盲孔(321),所述弹性件(33)的一端穿入所述限位盲孔(321)内并与所述限位盲孔(321)的底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和所述限位盲孔(321)对应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弹性件(33)和所述限位盲孔(321)沿所述环形压板(32)的周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件(31)背离所述环形压板(32)的一侧具有抵接凸起(312),所述抵接凸起(312)与所述阀体(10)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口包括第一流通口(102)、第二流通口(103)、第三流通口(104)和第四流通口(105),所述阀芯(20)具有第二流通腔(201),所述第二流通腔(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通口(102)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通口(103)或所述第三流通口(104)连通,在所述第二流通腔(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通口(103)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流通腔(201)、所述第一流通口(102)和所述第二流通口(103)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通腔(101)与所述第三流通口(104)、所述第四流通口(105)连通并形成与所述第一流道间隔的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二流通腔(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流通口(104)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流通腔(201)、所述第一流通口(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超余远航金华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