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降噪,具体是一种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及其吸声模块。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噪声的有效控制与处理在多个领域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交通运输设备(飞机、汽车、高铁)、工业设备(发电机、压缩机)、建筑环境(会议室、音乐厅)、家庭电器(空调、冰箱)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不仅影响设备的性能,还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舒适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高效地进行噪声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现有的噪声处理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在实际应用的设备中,能够用于声学处理的空间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效的噪声吸收,尤其是低频噪声的吸收,是设计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外,噪声处理设备不仅要满足高效吸声降噪的要求,还必须考虑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制造及安装的实际需求,这使得现有吸声技术难以兼顾性能和成本的平衡。特别是,在低频和超宽带吸声方面,传统的吸声材料和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瓶颈,无法满足现代复杂声学环境中的多样化需求。
>2、近年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振单元和高孔隙率吸声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孔隙率吸声介质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孔隙率吸声介质可由泡沫型多孔材料、无机纤维型多孔材料、有机纤维型多孔材料、金属型多孔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导引通道的截面可为规则对称多边形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振单元和高孔隙率吸声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孔隙率吸声介质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孔隙率吸声介质可由泡沫型多孔材料、无机纤维型多孔材料、有机纤维型多孔材料、金属型多孔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导引通道的截面可为规则对称多边形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宽带吸声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波高透射层,所述声波高透射层覆盖在所述外壳体的开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王大祚,刘恩,王帅星,黄志鹏,胡洋华,温激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