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509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3
本技术公开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属于压实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碾压装置、驱动装置、减震器和贴边夯实装置,机架安装在车体的前端,碾压装置包括主轴、钢圈和第一支撑板,一对第一支撑板与钢圈两端内圈转动连接,主轴穿过一对第一支撑板,并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多个减震器的两端均与机架的内侧壁和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驱动装置与主轴传动连接,贴边夯实装置包括凸轮和打夯装置,一对凸轮安装在主轴两端的输出端,一对打夯装置分别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凸轮与打夯装置传动连接。本技术能够实现两侧的贴边夯实,还能够实现贴边打夯的频率,避免了人工贴边补夯,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实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对铁路的过渡段的路基施工采用压实设备和人工夯实结合的办法,压实设备主要是常见的压路机,常规的压路机两侧设置有机架和减震装置,导致碾压轮无法贴边压实,压路机的压实边界到结构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此距离内采用人工夯实的办法。但是人工补夯过程中不易控制,易对结构物及防水层造成损坏,常易出现贴边段渗水产生沉降问题,且过渡段摊铺层厚度采用人工控制,控制精度不高,常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变形等问题。

2、中国专利(cn114232424a)公开了一种摊压机构及摊铺机,该摊压机构是在两侧设置了贴边碾压装置,贴边碾压装置中设置的碾压轮体仍然转动连接在连接架和固定架之中,碾压轮体的两侧的连接架仍然可能会与结构物发生碰撞而导致碾压轮体不能够做到贴边压实。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安装在车体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安装在车体(70)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碾压装置(20)、驱动装置、减震器(40)和贴边夯实装置,所述机架(10)安装在所述车体(70)的前端,所述碾压装置(20)包括主轴(21)、钢圈(22)、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4)和偏心轮(25),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板(23)与所述钢圈(22)两端内圈转动连接,所述主轴(21)穿过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板(23),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3)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偏心轮(25)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21)上,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板(24)固定安装在所述钢圈(22)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3)的内侧;多个所述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安装在车体(70)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碾压装置(20)、驱动装置、减震器(40)和贴边夯实装置,所述机架(10)安装在所述车体(70)的前端,所述碾压装置(20)包括主轴(21)、钢圈(22)、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4)和偏心轮(25),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板(23)与所述钢圈(22)两端内圈转动连接,所述主轴(21)穿过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板(23),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3)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偏心轮(25)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21)上,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板(24)固定安装在所述钢圈(22)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3)的内侧;多个所述减震器(40)的两端均与所述机架(10)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31)、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3),所述液压马达(3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3)中,所述第一齿轮(32)安装在所述液压马达(3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33)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21)上,所述第一齿轮(32)与所述第二齿轮(33)啮合;所述贴边夯实装置包括凸轮(51)和打夯装置(52),一对所述凸轮(51)安装在所述主轴(21)两端的输出端,一对所述打夯装置(52)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凸轮(51)与所述打夯装置(5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侧贴边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夯装置(52)包括夯板(521)、竖杆(522)和斜边凸块(523),所述机架(10)两端设置有延伸架(11),所述延伸架(11)上设置有滑槽(12),所述竖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傅重阳申雪松王金黄修文冯立武永珍魏文源申立刚李英杰秦臣盛薛晓雷张玮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