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其在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506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其在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0.014‑0.141%C、0.31‑4.89%Cu、0.32‑1.0%Si、10.16‑16.2%Cr、0.6‑1.2%Mn、3.8‑8.11%Ni、0.1‑0.5%Nb、0.01‑0.03%P、0‑0.22%Mo、余量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具有更低的相变温度,用于增材再制造中,能够改善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增材再制造修复区残余应力,在修复区及其附近范围产生残余压缩应力,达到控形控性的目的,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领域应用中有极高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增材制造,尤其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其在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型快速成型技术,其能够快速、精确的加工高质量复杂结构的产品。将激光增材技术用于零部件的修复过程称为激光增材再制造,由于时间消耗少、成本低、效率高且机械性能优,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在国防及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石油、化工等方面的应用逐渐得到了重视。

2、激光能量密度集中,熔覆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温度、物性不均匀性极强,复杂的热循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应力、应变演化,有可能导致零件出现裂纹和变形甚至报废;且高的残余应力状态也可能降低材料的强度、诱发应力腐蚀和缩短疲劳寿命,最终影响再制造零件的服役行为及安全。传统的残余应力控制工艺包括增加基材同焊材的热物性匹配度、降低激光熔覆线能量等,这些方法受限制于实际工况、零件服役性能的要求、生产成本和效率等因素,难以在部分大型及重要零部件生产中得到应用。

3、固态相变可能对激光熔覆成形或其他焊接过程的应力演化产生主导性的影响。jones和alberry研究了利用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0.014-0.141%C、0.31-4.89%Cu、0.32-1.0%Si、10.16-16.2%Cr、0.6-1.2%Mn、3.8-8.11%Ni、0.1-0.5%Nb、0.01-0.03%P、0-0.22%Mo、余量为F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0.07-0.041%C、4.29-4.5%Cu、0.76-1.0%Si、15.5-15.98%Cr、0.64-1%Mn、4.29-5.5%Ni、0.3-0.4%Nb、0.01-0.015%P、余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0.014-0.141%c、0.31-4.89%cu、0.32-1.0%si、10.16-16.2%cr、0.6-1.2%mn、3.8-8.11%ni、0.1-0.5%nb、0.01-0.03%p、0-0.22%mo、余量为f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0.07-0.041%c、4.29-4.5%cu、0.76-1.0%si、15.5-15.98%cr、0.64-1%mn、4.29-5.5%ni、0.3-0.4%nb、0.01-0.015%p、余量为f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0.041%c、4.29%cu、0.76%si、15.98%cr、0.64%mn、4.29%ni、0.37%nb、0.015%p、余量为fe。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鑫成海龙罗鑫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