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电堆单元及电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504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电堆单元及电堆,包括外框体,中部为用于嵌入第一电极的第一镂空结构且正反两面的上下部均设有电解液流道槽,所述外框体的四角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电解液流道槽连通的电解液流动孔;所述外框体的正面,紧邻所述第一镂空结构边缘处设有多个与所述电解液流道槽连通的第一分配流道;所述外框体的反面,环绕所述第一镂空结构边缘设有压膜框安装槽;以及压膜框,中部为用于嵌入第二电极的第二镂空结构且其中一面设有多个第二分配流道;当所述压膜框嵌合于所述压膜框安装槽后所述第二分配流道与所在一侧的所述电解液流道槽承接连通。本技术方案可以最大化保证了电极反应区的面积占比,提升液流电池的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液流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及包含该电极框组件的电堆单元及电堆。


技术介绍

1、液流电池是一种高效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工作介质是电解液,一般为酸性液体,电解液的流失不仅会引起充放电能量的下降,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引起安全事故。在整个液流电池系统中,电堆是其核心功率组件,而且也是整个系统密封最薄弱的部件。液流电池电堆由电极、离子传导膜、电极边框、双极板、集流板、端板等多部件组成,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密封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实现电堆的可靠连接是一个技术难题。

2、现有技术的电堆设计通常如图1所示,将双极板(图中1和1’)、电极框(图中2和2’)、电极(图中3和3’)、离子膜(图中4)等部件层叠压滤式组装,即将双极板、电极框、电极、离子膜、密封线等关键部件叠放(一般是几十个单电池上下堆叠),然后再在最外层使用端板(图中5和5’)通过弹簧整体施加预紧力保证密封性。由于部件众多,且平面面积较大,因此一方面密封设计较为困难,虽然常规做法是用线密封或凹凸结构来解决,但由于需要考虑防漏的环节太多,在工业规模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述压膜框及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均呈四角为倒角设置的不规则长方体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流道槽至少从所在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一侧的第一倒角起至第二倒角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流道槽远离所述电解液流动孔的一端逐渐向所述第一镂空结构靠近缩拢。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分配流道和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述压膜框及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均呈四角为倒角设置的不规则长方体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流道槽至少从所在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一侧的第一倒角起至第二倒角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流道槽远离所述电解液流动孔的一端逐渐向所述第一镂空结构靠近缩拢。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分配流道和所述第二分配流道沿各自对应连通的所述电解液流道槽变化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分配流道和所述第二分配流道方向斜向设置以便电解液流入且彼此间距逐渐变窄。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流道和所述第二分配流道的宽度及垂直长度分别沿电解液在所述电解液流道槽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宽、变短。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艇林朱凡何伟挺安刚秦颖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