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及闭锁机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其闭锁机构多采用转轴旋转后凸轮按压动簧片排的方式闭锁触点,但该形式的闭锁机构存在以下缺陷:1、转轴上存在的操作柄较长,容易导致用力过大时折断;2、非闭锁状态下容易接触到导致产品错误闭锁。
2、此外,现有技术还公开了翻盖式的闭锁机构,通过顶板上设置的翻盖旋转产生行程压迫另一结构件下压迫使动簧片运动闭锁触点,但由于其相对复杂的运动机制导致装配过程稍显复杂,而且压迫动簧片排的方向(垂直)与闭锁运动方向(水平)存在接近90度的夹角,故存在动簧片排受迫脱出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及闭锁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闭锁机构,包括电磁继电器的壳体内的转轴和换向片,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排与动触点联动,所述动触点与常闭触点组和常开触点组相对应,所述转轴通过所设的转轴轴棒转
...【技术保护点】
1.闭锁机构,包括电磁继电器的壳体内的转轴(4)和换向片(5),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排(102)与动触点(103)联动,所述动触点(103)与常闭触点组(104)和常开触点组(105)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通过所设的转轴轴棒(404)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转轴(4)具有推动部(403)和驱动部(405),所述换向片(5)具有操作部(501)和压迫部(504),操作部(501)可带动换向片(5)在非闭锁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往返运动,换向片(5)位于非闭锁位置时,动触点(103)与常闭触点组(104)闭合;将换向片(5)从非闭锁位置切换至闭锁位置时,压迫部(504
...【技术特征摘要】
1.闭锁机构,包括电磁继电器的壳体内的转轴(4)和换向片(5),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排(102)与动触点(103)联动,所述动触点(103)与常闭触点组(104)和常开触点组(105)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通过所设的转轴轴棒(404)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转轴(4)具有推动部(403)和驱动部(405),所述换向片(5)具有操作部(501)和压迫部(504),操作部(501)可带动换向片(5)在非闭锁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往返运动,换向片(5)位于非闭锁位置时,动触点(103)与常闭触点组(104)闭合;将换向片(5)从非闭锁位置切换至闭锁位置时,压迫部(504)带动转轴(4)的推动部(403),从而转轴(4)的驱动部(405)驱使动簧片排(102)带动动触点(103)与常开触点组(105)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片(5)的运动为平动,所述换向片(5)和动簧片排(102)位于转轴(4)的同一侧方,换向片(5)水平运动压迫转轴(4)的推动部(403),转轴(4)转动后转轴(4)的驱动部(405)水平压迫动簧片排(102)闭锁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片(5)的操作部(501)和压迫部(504)为块状结构,压迫部(504)设置于操作部(501)靠近转轴(4)的一端的一侧上,并与转轴(4)的推动部(403)正对,所述操作部(501)的顶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手柄(5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片(5)的运动为转动,所述换向片(5)的操作部(501)和压迫部(504)为杆状结构,一端呈角度α连接,且操作部(501)和压迫部(504)连接交汇处上设有用于换向片(5)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换向片轴棒(505),所述操作部(501)的另一端上设有沿换向片(5)的转轴轴心凸起的手柄(50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弹性卡件,所述换向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启成,王琦,王平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