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26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胶盒,包括本体以及支脚,本体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注胶口、注胶腔以及连通口,注胶腔与注胶口连通,第一连接端通过连通口与注胶腔连通,第一连接端上具有第一配合部;支脚可拆卸地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支脚具有与第一配合部相适配的第二配合部,支脚呈中空结构,以当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连接时,支脚通过第一连接端与连通口连通。本技术通过支脚的第二配合部与连接端的第一配合部的可拆卸连接,以便在注胶盒支脚的残胶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更换新的支脚,避免残胶过多导致分胶结构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出现;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清理主体或者支脚中的残留胶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透析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注胶盒


技术介绍

1、当前使用的注胶盒制造工艺主要依赖注塑成型技术,生产出结构一体化的注胶盒,还需要通过热合的作用,覆上一层pe膜,才用于透析器装配流程中的特定环节。然而,这种注胶盒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对于透析器终端生产的多样性适应性不强。由于其固定的外形和结构设计,一体式注胶盒仅能匹配同一规格长度的透析器组件。

2、此外,一体式注胶盒在清理残留胶水时面临显著难题,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劳动,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此类注胶盒的复用次数有限,随着复用次数增多,残留在内部的胶水会逐渐堵塞注胶盒的分胶结构部分,导致无法继续有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体式注胶盒适应性差,在清理残留胶水较为复杂且重复使用次数有限。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胶盒,包括:

3、本体,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注胶口、注胶腔以及连通口,所述注胶腔与所述注胶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注胶腔连通,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具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环绕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内周侧的第一凹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分流件,以将注胶腔分隔为多个子腔,所述盒体周侧开设有多个所述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均与一所述子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盒体周侧,且与所述连通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吹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具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环绕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内周侧的第一凹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分流件,以将注胶腔分隔为多个子腔,所述盒体周侧开设有多个所述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均与一所述子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盒体周侧,且与所述连通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吹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壁、侧壁以及顶壁,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通过所述侧壁连接,且所述底壁、侧壁以及顶壁围合形成所述注胶腔,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的连接处呈圆弧状,以防止离心过程中胶水甩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包括位于中心的分流主体以及分流支体,所述分流支体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磊
申请(专利权)人:维泰医疗用品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