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管理,具体为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配电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电力供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设备的故障或停机都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影响公共服务和生活,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配电设备容易出现老化和故障,配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估成为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减少故障风险和提高安全性的关键手段,合理的预防性维护和资源分配,可以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整体效率。
2、例如公告号为cn104835076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和系统,上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根据配电网的途经路径建立每个配电设备的配电网故障影响分类表,并依据每个配电设备的功能及外部环境分别确定各类故障和缺陷权重;将上述各类故障和缺陷权重以及对应的故障率和修正率代入相关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能直接评估对应的配电设备的可靠度的设备修正故障率λx(i),根据上述设备修正故障率λx(i)可以计算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值rs,可以在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对配电网的影响的基础上,评估出配电网及相关配电设备的可靠度,从而对配电网安排进一步的检修和维护。
3、如今,对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传统方法局限于基于运营经验和历史数据的主观判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也缺乏综合性的评估框架,未能有效整合不同数据源和评估指标,导致评估结果的主观性和不一致性,难以精确预测设备的故障风险,且导致了评估结果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难以全面理解和优化设备的可靠性,也不能及时发现和应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获取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将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与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导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模型,比对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及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获取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数据集,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结合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对配电设备可靠度等级进行再评。
3、作为进一步的方法,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获取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具体包括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总次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频率、配电设备历史故障导致平均停机时间;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作为比对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及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的分析依据。
4、作为进一步的方法,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5、;
6、式中,为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为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总次数,为配电设备历史故障频率,为配电设备历史故障导致平均停机时间,为设定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总次数的补偿因子,为设定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频率的补偿因子,为设定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导致平均停机时间的补偿因子,e为自然常数。
7、作为进一步的方法,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获取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具体包括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平均时长、配电设备历史平均无故障时间、配电设备历史完成单次故障修复所需平均修复次数;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作为比对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及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的分析依据。
8、作为进一步的方法,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9、;
10、式中,为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为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平均时长,为配电设备历史平均无故障时间,为配电设备历史完成单次故障修复所需平均修复次数,为设定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平均时长的补偿因子,为设定的配电设备历史平均无故障时间的补偿因子,为设定的配电设备历史完成单次故障修复所需平均修复次数的补偿因子。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法,将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与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导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模型,比对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及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具体分析过程为:将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与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导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模型,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作为比对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及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的分析依据;将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配电设备可靠度参照评估值进行比较;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低于配电设备可靠度参照评估值,则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可靠度一般,将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标记为一级;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等于配电设备可靠度参照评估值,则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可靠度良好,将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标记为二级;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高于配电设备可靠度参照评估值,则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可靠度优秀,将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标记为三级;将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各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表示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的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法,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数据集,具体包括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时长、配电设备需求响应发电效率、配电设备实际响应配电量、配电设备所需响应配电量。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法,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具体分析过程为: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作为对配电设备可靠度等级进行再评的分析依据。
14、作为进一步的方法,结合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对配电设备可靠度等级进行再评,具体分析过程为:将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与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进行比较;若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高于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则将该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对应的配电设备的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提升一等级,得到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与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导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模型,比对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级及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数据集,具体包括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时长、配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配电设备需求响应效率评估阈值,对配电设备可靠度等级进行再评,具体分析过程为:
10.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包括历史故障特征值获取模块、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获取模块、可靠度初评等级获取模块和可靠度再评等级获取模块,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配电设备历史故障特征值与配电设备历史故障修复特征值导入配电设备可靠度评估模型,比对得到配电设备可靠度初评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天高,范亚南,王林,李博彤,赵迪,王聪,刘宇奇,刘玥昊,万洁,康璐,周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