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391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类器官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该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培养芯片设置于阻值检测组件上,培养芯片的培养池内用于放置类器官和培养基,阻值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培养池内类器官的阻值,阻值的变化能反映类器官在培养过程中的成份变化,通过阻值变化曲线以反馈被培养的类器官的生长状态,实现对培养类器官的动态实时监测,避免人为干预造成类器官生长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进样板与底座连接将培养芯片固定于阻值检测组件上方,避免培养芯片移动而影响监测结果,底座与进样板的间距可调节,以使进样板与培养芯片之间、培养芯片与阻值检测组件之间都能紧密接触,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类器官培养,尤其涉及一种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此类体外培养系统包括一个自我更新干细胞群,可分化为多个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类型,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系统。

2、由于类器官的发育需要较长的培养期,所以在培养类器官的过程中监测其环境和生长进程是至关重要的。现有技术中,在对类器官培养监测过程中,一种通常采用人工为类器官补给营养的静态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手动提取大量数据处理分析,然后对类器官的生长环境和状态进行评估,人为的直接干预容易造成类器官生长环境污染,导致分析的结果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实现对培养类器官的动态实时监测,避免人为干预造成类器官生长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板(4)上设有进液管(41)和出液管(42),所述培养芯片(3)上设有进液口(32)、出液口(33)和流道组件,所述流道组件与所述培养池(31)连通,所述进液口(32)和所述出液口(33)分别与所述流道组件连通,所述进液管(41)插接于所述进液口(32)内,所述出液管(42)插接于所述出液口(3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板(4)朝向所述培养芯片(3)的一侧设有所述进液管(41)和所述出液管(4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板(4)上设有进液管(41)和出液管(42),所述培养芯片(3)上设有进液口(32)、出液口(33)和流道组件,所述流道组件与所述培养池(31)连通,所述进液口(32)和所述出液口(33)分别与所述流道组件连通,所述进液管(41)插接于所述进液口(32)内,所述出液管(42)插接于所述出液口(3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板(4)朝向所述培养芯片(3)的一侧设有所述进液管(41)和所述出液管(42),所述进样板(4)上设有与所述进液管(41)连通的第一通孔(43)和与所述出液管(42)连通的第二通孔(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板(4)背离所述培养芯片(3)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45)和第二凸台(46),所述进液管(41)与所述第一凸台(45)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43)贯穿所述第一凸台(45),所述出液管(42)与所述第二凸台(46)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44)贯穿所述第二凸台(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板(4)朝向所述培养芯片(3)的一侧凹设有容纳槽(47),所述容纳槽(47)用于容纳所述培养芯片(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类器官的培养监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骁范卫华叶青青温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