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3896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竖向插筋结构包含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连接于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顶部且插接于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灌浆套筒内的竖向插筋、以及设置于竖向插筋下方且位于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顶部的底部构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底部构造的设置,其底部的凹槽便于竖向插筋的垂直度调整,确保其快速插入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底部的灌浆套筒空腔内;此外弯斜调整发生在底部的凹槽构造内,不会因为弯曲导致无法安装;同时,竖向插筋的底部构造可实现钢筋无粘结段的设置,利于在构件生产阶段就完成插筋底部无粘结处理,无粘阶段可有效提高节点区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特别涉及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模块墙体、预制l型或t型墙体等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几年,各类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构件间连接主要是钢筋的连接,连接节点需满足规范要求的强度和变形能力。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上下层墙体的竖向钢筋连接多采用套筒灌浆连接,但套筒灌浆连接也存在诸多痛点,由于多维度异型墙体构件加工和施工现场安装的累计误差,导致上层构件在安装时,下层插筋很难一次性全部插入到灌浆套筒空腔内,特别是预制混凝土模块墙体、预制l型或t型墙体这一类异型构件。多维度构件生产时累计误差的影响会导致竖向插筋与上层构件灌浆套筒间对应位置有偏差,安装时需对竖向插筋垂直度进行调整,保证全部竖向插筋顺利插入套筒内,同时保证上层构件可安装至设计标高。

2、其次,下层构件竖向插筋直径较大且外露长度短,垂直度调整较为困难。安装时需将上层构件吊装至指定位置悬空,依靠灌浆套筒位置对应的调整竖向插筋,同时施工现场常出现采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乙炔气体火烤进行竖向插筋的处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包含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2)、连接于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顶部且插接于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2)灌浆套筒(9)内的竖向插筋(3)、以及设置于竖向插筋(3)下方且位于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顶部的底部构造;所述底部构造为弧形凹槽构造(4)或圆柱状凹槽构造(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一中,通过拆分深化后,将竖向插筋(3)设置于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2)对应位置为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包含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2)、连接于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顶部且插接于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2)灌浆套筒(9)内的竖向插筋(3)、以及设置于竖向插筋(3)下方且位于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顶部的底部构造;所述底部构造为弧形凹槽构造(4)或圆柱状凹槽构造(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一中,通过拆分深化后,将竖向插筋(3)设置于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2)对应位置为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的顶部,上层预制混凝土模块(2)底部只设置有对应竖向插筋(3)插入的灌浆套筒(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构造还为无粘结段(6),对于步骤四底部构造加工时,加工制作比竖向插筋(3)直径大8mm~15mm的pvc管段,将其套在竖向插筋(3)上并固定在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顶部距离侧边模具2-3倍钢筋直径处;pvc管段与竖向插筋(3)之间的空隙采用柔性填充材料填补密实,防止漏浆;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吊装拆模;pvc管段埋在竖向插筋(3)底部位置,拆模后保留pvc管段即形成竖向插筋(3)底部的无粘结段(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异型墙体中含底部构造的竖向插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均为异型墙体,下层预制混凝土模块(1)为三或四面墙体一体安装,下层t形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峰陈蕾尹硕李永敢李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