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瓯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氨-环氧反应的抗炎抗氧化纳米凝胶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8382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氨‑环氧反应的抗炎抗氧化纳米凝胶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纳米凝胶颗粒是氨基化合物和环氧化合物在水中进行胺‑环氧反应所产生的预聚物与单宁酸通过基于氢键作用的复合行为所介导的相分离和氨‑环氧点击化学反应交联所形成的聚合物纳米凝胶颗粒。制备方法包括:在氨基化合物溶液中加入环氧化合物,加热反应得氨‑环氧反应预聚物溶液;加入单宁酸溶液,震荡混合后得预聚物‑单宁酸混合溶液;再加入环氧化合物,加热反应即得纳米凝胶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单宁酸的引入通过物理交联形成纳米凝胶颗粒,借助氨‑环氧点击化学反应交联形成的纳米凝胶颗粒内部三维网络结构得以实现纳米凝胶颗粒尺寸上的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氨-环氧反应的抗炎抗氧化纳米凝胶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纳米凝胶颗粒(nanogel particles,ngps)通常被定义为粒径在1-1000nm之间的水凝胶颗粒,是由高分子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交联形成的三维网状系统,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作为递送系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纳米凝胶颗粒兼具水凝胶和纳米粒的优点:在水中能溶胀并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可将药物包封于其内部三维网络结构中,使药物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载药量高且具有缓释性;粒径较小从而具有较高的渗透性;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供修饰;具有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这些特点使得纳米凝胶作为药物递送载体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具有先进功能性的纳米凝胶颗粒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2、纳米凝胶颗粒的制备可以通过“自上而下”(通过切割较大的材料块直到纳米颗粒残留)和“自下而上”(允许通过简单分子的生长来生产纳米颗粒)两种方法实现。其中,对于“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而言,可通过采用不同的策略制备交联纳米凝胶,根据交联方式可分为物理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凝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凝胶颗粒是氨基化合物和环氧化合物在水中进行胺-环氧反应所产生的预聚物与单宁酸(TA)通过基于氢键作用的复合行为所介导的相分离和氨-环氧点击化学反应交联所形成的聚合物纳米凝胶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凝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合物为分子量<10000Da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基为氨基基团的化合物;所述环氧化合物为分子量<10000Da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基为环氧基团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凝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合物为2-甲基-1,5-二氨基戊烷(MD);所述环氧化合物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凝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凝胶颗粒是氨基化合物和环氧化合物在水中进行胺-环氧反应所产生的预聚物与单宁酸(ta)通过基于氢键作用的复合行为所介导的相分离和氨-环氧点击化学反应交联所形成的聚合物纳米凝胶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凝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合物为分子量<10000da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基为氨基基团的化合物;所述环氧化合物为分子量<10000da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基为环氧基团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凝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合物为2-甲基-1,5-二氨基戊烷(md);所述环氧化合物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氨基化合物溶液的浓度为5-2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元万亚璠李帅李国艳
申请(专利权)人:瓯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