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活性剂,具体涉及一种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煤沥青是煤焦油蒸馏后的剩余残渣,其产量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0%~60%。随着炼焦工业的发展,大量的煤沥青利用不足,严重影响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因此,利用的新方法开发具有普适性且高效的煤沥青,不仅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还可以提高煤炭工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煤沥青主要用于制备电极、活性炭、碳纤维、针状焦、浸渍剂及筑路材料等。然而由于煤沥青的结构和组成受原煤性质及炼焦工艺、煤焦油质量和蒸馏条件的影响而变化,以其制备的碳材料的性能难以保持稳定。基于对煤沥青理化性质分析可知,其结构以多环、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为主,整体上表现为强疏水性。若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亲水性官能团,则可得到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的表面活性剂。
2、水煤浆是一种高浓度的煤水悬浮液,可直接燃烧或作为煤气化原料,具有低污染、高效率且可管道运输的优势,被认为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水煤浆主要由煤粒、水及添加剂组成,其中添加剂对浆体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添加剂中,表面活性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煤沥青的结构通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煤沥青为高温煤沥青、中温煤沥青和低温煤沥青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苯、甲苯和喹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煤沥青与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煤沥青的结构通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煤沥青为高温煤沥青、中温煤沥青和低温煤沥青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苯、甲苯和喹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煤沥青与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间产物ⅰ:第二有机溶剂:氯磺酸:三氯氧磷的质量比为1:(2~3.5):(0.2~0.5):(0.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沥青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升温搅拌反应的条件为:0~5℃搅拌1~2h;所述继续搅拌反应的时间为2~4h。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张艺璇,任万亮,王晨,杨晓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