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322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座,包括均温底座、均温板、散热组件、均温盖板和水冷接头。均温板连接于均温底座顶侧,并设置于均温底座与均温盖板之间,散热组件设置于均温板,均温盖板连接于均温底座,水冷接头连接于均温盖板。散热组件包括多组散热鳍片,每组散热鳍片内的散热鳍片的间距依次减小相邻每组散热鳍片隔开设置,并且每个散热鳍片隔开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水冷座,水冷接头进水后,水冷依次流经每组散热鳍片,由于每组散热鳍片内的散热鳍片的间距依次减小,而流通面积变小,水流需要通过更加狭窄的通道,从而流速增加,水从入水口到达出水口流速基本不变,提高了散热性能,避免温度升高,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座


技术介绍

1、随着各种通讯及工业电子产品性能的提升,导致芯片功率越来越大,热流密度也越来越高,需要散热保证芯片性能释放。芯片随着性能越高所造成的热量就越多,因此散热装置对电子产品起到极为重要,现有的散热装置通过水冷管和散热鳍片带走热量,热量散发至散热鳍片导热,水冷管中的冷水将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带走,冷水经过鳍片后进入均温底座后排出,由于现有的散热鳍片排列不合理,水流经过散热鳍片后,流速会大大减小,导致水从入水口到达出水口流速大幅减小,降低了散热性能,导致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冷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鳍片排列不合理,水流经过散热鳍片后,流速会大大减小,降低了散热性能,导致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座,包括均温底座、均温板、散热组件、均温盖板和水冷接头,所述均温板连接于所述均温底座顶侧,并设置于所述均温底座与所述均温盖板之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均温板,所述均温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温底座、均温板、散热组件、均温盖板和水冷接头,所述均温板连接于所述均温底座顶侧,并设置于所述均温底座与所述均温盖板之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均温板,所述均温盖板连接于所述均温底座,所述水冷接头连接于所述均温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设有五组,分别为第一组散热鳍片、第二组散热鳍片、第三组散热鳍片和第四组散热鳍片,所述第一组散热鳍片、第二组散热鳍片、第三组散热鳍片、第四组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的数量依次递增,并且每组散热鳍片内的散热鳍片的间距依次减小,第一组散热鳍片、第二组散热鳍片、第三组散热鳍片和第四组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温底座、均温板、散热组件、均温盖板和水冷接头,所述均温板连接于所述均温底座顶侧,并设置于所述均温底座与所述均温盖板之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均温板,所述均温盖板连接于所述均温底座,所述水冷接头连接于所述均温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设有五组,分别为第一组散热鳍片、第二组散热鳍片、第三组散热鳍片和第四组散热鳍片,所述第一组散热鳍片、第二组散热鳍片、第三组散热鳍片、第四组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的数量依次递增,并且每组散热鳍片内的散热鳍片的间距依次减小,第一组散热鳍片、第二组散热鳍片、第三组散热鳍片和第四组散热鳍片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均温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盖板底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均温盖板与所述均温底座相匹配,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均温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座,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宁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