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间隙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86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29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间隙负荷开关,它属于电子控制器件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传动机构、电机、微动开关、静触点组件、底座、连接轴和动触点组件和导轨件,电机与传动机构连接,静触点组件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微动开关,动触点组件活动设置于导轨件上,导轨件设置在底座上,动触点组件与静触点组件匹配,动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组件底座、触点弹片、辅助弹片、导磁环、动触点底座、动触点和动簧卡件,动簧卡件、动触点底座、导磁环、辅助弹片、触点弹片和动触点组件底座依次连接,动触点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动触点。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增大触点间隙,传动扭力大,整体体积小,满足实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荷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间隙负荷开关,它属于电子控制器件。


技术介绍

1、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现有技术中,如果想要增大触点间隙行程,例如,为了符合国网智能物联表新标准中关于动静触点间断开的距离需大于5.5mm的规定,那么,需要成倍增加磁路部分的磁场强度、增加功耗,尤其是,由衔铁组件构成的磁路部分还需成倍增大衔铁组件的转动角度,如此,会导致衔铁组件与线圈组件的磁间距增大,并导致吸合难度增大,而为了确保衔铁组件在磁间距增大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吸合,还需提升磁路部分线圈的磁力以及衔铁组件中磁钢的磁力,由此则会增大磁路部分线圈的体积和衔铁组件的体积,且不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

3、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解决触点间隙行程,提升切换能力的负荷开关,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增大触点间隙,传动扭力大,整体体积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间隙负荷开关,包括传动机构(1)、电机(3)、静触点组件(5)和底座(6),所述电机(3)与传动机构(1)连接,静触点组件(5)装在底座(6)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触点组件(2)和导轨件(7),所述动触点组件(2)活动设置于导轨件(7),导轨件(7)设置在底座(6)上,该动触点组件(2)与静触点组件(5)匹配,动触点组件(2)包括动触点组件底座(21)、触点弹片(22)、辅助弹片(23)、导磁环(24)、动触点底座(25)、动触点(26)和动簧卡件(27),该动簧卡件(27)、动触点底座(25)、导磁环(24)、辅助弹片(23)、触点弹片(22)和动触点组件底座(21)依次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间隙负荷开关,包括传动机构(1)、电机(3)、静触点组件(5)和底座(6),所述电机(3)与传动机构(1)连接,静触点组件(5)装在底座(6)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触点组件(2)和导轨件(7),所述动触点组件(2)活动设置于导轨件(7),导轨件(7)设置在底座(6)上,该动触点组件(2)与静触点组件(5)匹配,动触点组件(2)包括动触点组件底座(21)、触点弹片(22)、辅助弹片(23)、导磁环(24)、动触点底座(25)、动触点(26)和动簧卡件(27),该动簧卡件(27)、动触点底座(25)、导磁环(24)、辅助弹片(23)、触点弹片(22)和动触点组件底座(21)依次连接,动触点底座(25)上设置有多个动触点(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间隙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动开关(4),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微动开关(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间隙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固定板(8)和连接轴(11),所述传动机构(1)一侧通过连接轴(11)与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良陈小冬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众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