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扰流设备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扰流板装置以及列车。
技术介绍
1、列车扰流板作为一种流场调节和气动优化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等优势。在气动减阻方面,其工作原理类似于飞机上的副翼或汽车上的尾翼,通过改变流经列车的气流特性来减少阻力,进而提升稳定性和能效。而在辅助制动方面,扰流板则主要通过增大迎风面积、提高空气阻力来帮助车辆减速。然而,随着高速列车外形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有技术采用的固定式扰流板已难以满足高速行驶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优化需求,因此,开发能够根据运行状态动态调整的扰流板装置成为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扰流板装置,扰流条能够根据列车不同的形式状态进行升降,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扰流减阻或者辅助制动效果。
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应用上述扰流板装置的列车。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扰流板装置,包括:
4、底座,设有安装腔,所述底座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所述压气机与所述主气管连接,每一个所述进气管均与所述主气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每一个所述进气管均固定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扰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所述压气机与所述主气管连接,每一个所述进气管均与所述主气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每一个所述进气管均固定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两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安装凸台位于安装腔内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莎,蔡润林,李志伟,赵延佳,黄俊辉,朱海彬,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