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型摩托车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36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6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脚蹬技术领域,具体为减振型摩托车脚蹬,包括安装板和踏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本技术通过将安装板安装在摩托车两侧,脚部踏在踏板的上表面,震动的机械力通过安装板传递给滑杆和连接板,缓冲槽内部的滑块沿着导向杆滑动,第一弹簧被压缩或者拉伸,滑块带动传动杆在踏板的下表面转动,配合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减少了安装板上下震动时对踏板带来的影响,又通过设置了第二弹簧,避免了安装槽与连接板直接的刚性接触,减少了安装板前后震动时,对连接板和踏板带来的影响,弱化了车身的震动通过脚蹬对骑行人员的影响,增强了脚蹬的舒适感,避免了震动损伤到脚部关节的现象,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脚蹬,具体为减振型摩托车脚蹬


技术介绍

1、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摩托车的下方设置有脚蹬,用于骑行时对脚部进行支撑;

2、摩托车行在驶过程中,会产生颠簸和振动,车身的震动会通过脚蹬传递到骑行人员的脚部,造成不舒适感,长久骑行后,这种震动可能损伤到脚部的关节,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态;为此,提出减振型摩托车脚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减振型摩托车脚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减振型摩托车脚蹬,包括安装板和踏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与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缓冲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振型摩托车脚蹬,包括安装板(1)和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4),两个所述滑杆(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缓冲槽(6),所述缓冲槽(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外侧壁与所述缓冲槽(6)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8)与所述缓冲槽(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滑块(8)的上表面铰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远离所述滑块(8)的一端与所述踏板(2)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减振型摩托车脚蹬,包括安装板(1)和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4),两个所述滑杆(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缓冲槽(6),所述缓冲槽(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外侧壁与所述缓冲槽(6)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8)与所述缓冲槽(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滑块(8)的上表面铰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远离所述滑块(8)的一端与所述踏板(2)的下表面之间铰接连接,所述踏板(2)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槽(3)的下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阻尼器(11),所述滑杆(4)与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型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左侧壁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兴莉刘松伍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商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