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146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包括有封装件、金属框架、引脚、顶板、散热件、底板和芯片本体等;封装件底部安装有底板,封装件顶部卡接式连接有散热件,散热件顶部连接有顶板,散热件内设有散热组件,封装件内下侧安装有金属框架,金属框架两处均匀连接有多个引脚,引脚从封装件两处伸出,封装件内卡接有芯片本体。通过隔热管、弧形架、毛细管和连接管等组件,实现热量的快速吸收和均匀分布,确保芯片在工作时维持较低温度,提高工作稳定性和寿命;吸球与金属框架磁性配合、卡块与弹簧组合,确保芯片本体在封装件内部稳固,即使在震动或冲击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电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封装指的是在芯片制造完成后,为了保护芯片、实现电气连接以及便于应用,将芯片封装在一个外壳内的过程。

2、例如,中国专利cn115939063a公布的半导体封装结构,该专利旨在解决半导体芯片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芯片封装后,芯片主体由封装胶包裹,封装胶与导热垫片之间的热传导率较差,会对芯片散热起到一定的制约的问题。上述专利通过芯片主体周围与散热筒和散热板之间实现面接触,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筒的热量一方面可传递至散热板,另一方面可传递至散热齿和塑封层,塑封层的热量可传递至相邻的散热齿,实现芯片主体多方位的散热,而提高散热效率;但以散热筒和散热板等部件间的散热传递,在实际运用中仍可能存在部分不足,如下:

3、1、仅依靠散热筒和散热板之间的接触传热,虽然可以提高散热效率,但在高功耗应用中可能不足以完全带走芯片产生的热量。

4、2、静态接触面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磨损,影响散热效果,且散热齿的设计在特殊情况下会影响到塑封胶的流动,导致塑封胶分布不均匀,影响封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更好、封接更为牢固的半导体的封装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包括有封装件、金属框架、引脚、顶板、散热件、底板、芯片本体、吸球和散热组件,封装件底部安装有底板,封装件顶部卡接式连接有散热件,散热件顶部连接有顶板,散热件内设有散热组件,封装件内下侧安装有金属框架,金属框架两处均匀连接有多个引脚,引脚从封装件两处伸出,封装件内卡接有芯片本体,芯片本体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吸球,封装件内底部开设有多个卡接槽,吸球穿过该卡接槽与金属框架顶面磁性配合。

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散热件内部具有容纳冷却液体的空腔,散热件底面封闭设置,且散热件底面与下方芯片本体顶面接触。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散热组件包括有隔热管、弧形架、毛细管和连接管,散热件内均匀间隔连接有多根隔热管,隔热管贯穿于散热件内顶部,散热件内中部安装有用于聚集热源的弧形架,隔热管中部贯穿弧形架,且隔热管底端靠近于散热件内底部,散热件顶部均匀连通有多个连接管,多个连接管均匀遮罩在多根隔热管外侧,各隔热管上部外侧均连通有用于为液体导流的毛细管,毛细管位于连接管内部。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毛细管以冠状均匀散开设置在隔热管上部外侧,且毛细管向外一侧均靠近于隔热管内壁面。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散热件以散热组件形成循环导热与冷却的整体结构。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卡杆和对接件,散热件底部四个边角上均连接有卡杆,封装件内底部四个边角上均连接有对接件,卡杆与对接件卡接配合。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卡块和弹簧,封装件内底部各侧面的中部位置均滑动式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封装件之间均连接有弹簧,各卡块相靠近的一面均为倾斜状,卡块与芯片本体接触式配合。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弹片,金属框架两侧靠近引脚的位置均连接有弹片,弹片抵住引脚的一侧。

10、本专利技术在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基础上,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有:

11、1、通过隔热管、弧形架、毛细管和连接管等组件,实现热量的快速吸收和均匀分布,确保芯片在工作时维持较低温度,提高工作稳定性和寿命;吸球与金属框架磁性配合、卡块与弹簧组合,确保芯片本体在封装件内部稳固,即使在震动或冲击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电气连接。

12、2、卡接式的散热件连接方式和卡杆与对接件的配合使用,简化了封装件与散热件之间的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装配难度。

13、3、弹片增强了引脚与金属框架之间的接触力,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卡块与弹簧的组合也提高了封装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有效减少因外部应力导致的芯片位移风险。

14、4、整个封装结构便于拆卸和更换的需求,这使得在后期维护或升级时,可以轻松地更换损坏的组件,而不必替换整个封装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封装件(1)、金属框架(101)、引脚(102)、顶板(2)、散热件(21)、底板(3)、芯片本体(4)、吸球(41)和散热组件,所述封装件(1)底部安装有底板(3),所述封装件(1)顶部卡接式连接有散热件(21),所述散热件(21)顶部连接有顶板(2),所述散热件(21)内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封装件(1)内下侧安装有金属框架(101),所述金属框架(101)两处均匀连接有多个引脚(102),所述引脚(102)从所述封装件(1)两处伸出,所述封装件(1)内卡接有芯片本体(4),所述芯片本体(4)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吸球(41),所述封装件(1)内底部开设有多个卡接槽(42),所述吸球(41)穿过该卡接槽(42)与所述金属框架(101)顶面磁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21)内部具有容纳冷却液体的空腔,所述散热件(21)底面封闭设置,且所述散热件(21)底面与下方所述芯片本体(4)顶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隔热管(24)、弧形架(25)、毛细管(26)和连接管(27),所述散热件(21)内均匀间隔连接有多根隔热管(24),所述隔热管(24)贯穿于所述散热件(21)内顶部,所述散热件(21)内中部安装有用于聚集热源的弧形架(25),所述隔热管(24)中部贯穿所述弧形架(25),且所述隔热管(24)底端靠近于所述散热件(21)内底部,所述散热件(21)顶部均匀连通有多个连接管(27),多个所述连接管(27)均匀遮罩在多根所述隔热管(24)外侧,各所述隔热管(24)上部外侧均连通有用于为液体导流的毛细管(26),所述毛细管(26)位于所述连接管(27)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26)以冠状均匀散开设置在所述隔热管(24)上部外侧,且所述毛细管(26)向外一侧均靠近于所述隔热管(24)内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21)以所述散热组件形成循环导热与冷却的整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杆(22)和对接件(23),所述散热件(21)底部四个边角上均连接有卡杆(22),所述封装件(1)内底部四个边角上均连接有对接件(23),所述卡杆(22)与所述对接件(23)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块(51)和弹簧(52),所述封装件(1)内底部各侧面的中部位置均滑动式连接有卡块(51),所述卡块(51)与所述封装件(1)之间均连接有弹簧(52),各所述卡块(51)相靠近的一面均为倾斜状,所述卡块(51)与所述芯片本体(4)接触式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片(103),所述金属框架(101)两侧靠近所述引脚(102)的位置均连接有弹片(103),所述弹片(103)抵住所述引脚(102)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封装件(1)、金属框架(101)、引脚(102)、顶板(2)、散热件(21)、底板(3)、芯片本体(4)、吸球(41)和散热组件,所述封装件(1)底部安装有底板(3),所述封装件(1)顶部卡接式连接有散热件(21),所述散热件(21)顶部连接有顶板(2),所述散热件(21)内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封装件(1)内下侧安装有金属框架(101),所述金属框架(101)两处均匀连接有多个引脚(102),所述引脚(102)从所述封装件(1)两处伸出,所述封装件(1)内卡接有芯片本体(4),所述芯片本体(4)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吸球(41),所述封装件(1)内底部开设有多个卡接槽(42),所述吸球(41)穿过该卡接槽(42)与所述金属框架(101)顶面磁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21)内部具有容纳冷却液体的空腔,所述散热件(21)底面封闭设置,且所述散热件(21)底面与下方所述芯片本体(4)顶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隔热管(24)、弧形架(25)、毛细管(26)和连接管(27),所述散热件(21)内均匀间隔连接有多根隔热管(24),所述隔热管(24)贯穿于所述散热件(21)内顶部,所述散热件(21)内中部安装有用于聚集热源的弧形架(25),所述隔热管(24)中部贯穿所述弧形架(25),且所述隔热管(24)底端靠近于所述散热件(21)内底部,所述散热件(21)顶部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岚雁林河北阳小冬陈永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