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8126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7
一种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由ABCBC五层复合结构构成,其中A层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增粘母粒,弹性体;B层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C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通过各层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添加剂比率的优化,提升制备工艺的真空度和熔融胶膜在冷却辊的冷却速度,所制备的聚乙烯薄膜纵向和横向拉伸强度均优于现有的薄膜。所制备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可用于重物打包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薄膜领域。


技术介绍

1、聚乙烯缠绕膜因其柔韧性好,成本低廉,兼具防油、防潮等性能,广泛用于各类物品包装及物流打包领域。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在一些特殊场合如重物打包,目前市场主流的聚乙烯缠绕膜薄膜的在力学强度上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聚乙烯缠绕膜成分较为单一,致使其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有限。聚乙烯缠绕膜的具体力学强度与原料配方、生产工艺的变化而变化。采用多层共挤出的生产工艺,通过配以一定比例的改性母料、茂金属及其他材料,是有效提高薄膜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但每层组分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间的比率以及加工工艺中真空系统与冷却辊冷却时间对薄膜最终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依然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适合大规模应用,同时得益于茂金属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材料性质,以及加工工艺中真空吸附与低温成型辊的快速冷却设计,制备得到的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具有显著的高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A层的原料配比关系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8-93%,增粘母粒4-7%,弹性体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B层的原料配比关系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80%、茂金属聚乙烯17-40%,低密度聚乙烯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C层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ABCBC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聚乙烯缠绕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a层的原料配比关系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8-93%,增粘母粒4-7%,弹性体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b层的原料配比关系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80%、茂金属聚乙烯17-40%,低密度聚乙烯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c层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缠绕膜abcbc不同层的厚度比例为:2:7:2:7:2,缠绕膜总厚度为15-2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为1.95-2g/10mi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为1.9-2g/10min,所述茂金属聚乙烯熔融指数为1-1.2g/10min,所述增粘母粒熔融指数为15-20g/10min,所述弹性体熔融指数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朝郭少强马琛陈文华张建庭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聚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