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柜,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
技术介绍
1、纯水监测控制柜通常由柜体、监测仪表、控制系统、散热装置等组成,柜体一般采用坚固的材料制作,以保护内部设备,监测仪表可以实时监测纯水的各项参数,如电阻率、ph值、温度等,控制系统则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纯水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2、目前,公开号为:cn107182178b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控制柜体和防潮控制柜,涉及电气设备领域,防潮控制柜体包括柜本体、第一防潮组件以及第二防潮组件,柜本体包括柜门和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能够设置按钮组件的操作面板,第一防潮组件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和升降闭合件,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柜本体的外侧,升降闭合件可升降的设置于柜门内侧,第二防潮组件包括第二湿度传感器和加热件,加热件设置于柜本体,防潮控制柜包括按钮组件、电气元件组件以及防潮控制柜体,该防潮控制柜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实现防潮的目的,易于维护检修,节省成本。
3、现有的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在使用的时候有以下缺点:
4、1、由于缺少对控制柜分时散热结构,因此无法在太阳直射的情况下进行散热,降低了对控制柜散热时的灵活性;
5、2、由于缺少对控制柜内多个部件单独散热结构,因此无法对控制柜内多个部件进行单独散热,降低了对控制柜散热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优
2、1、由于拥有对控制柜分时散热结构,因此可以在太阳直射的情况下进行散热,提高了对控制柜散热时的灵活性;
3、2、由于拥有对控制柜内多个部件单独散热结构,因此可以对控制柜内多个部件进行单独散热,提高了对控制柜散热时的稳定性。
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包括控制机构、冷却机构和调节系统,所述冷却机构卡接在控制机构的内侧,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感应组件、供液组件、限位组件和风冷组件,所述供液组件连通在感应组件的内侧,所述限位组件栓接在供液组件的顶部,所述风冷组件栓接在供液组件后侧的顶部,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连接组件、送液组件、水冷组件和排流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卡接在限位组件的内侧,所述送液组件连通在连接组件的内侧,所述送液组件的底部与供液组件的顶部连通,所述水冷组件连通在连接组件的顶部,所述排流组件卡接在连接组件的内侧。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冷却机构和调节系统,控制机构可以通过调节系统对冷却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在受到日光照射时,启动冷却机构进行自动散热。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机柜、光伏板和控制面板,所述光伏板栓接在机柜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栓接在机柜的右侧。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感应组件,机柜可以对光伏板、控制面板和控制机构整体结构进行支撑和限位,光伏板可以在接收到日光的热能时,可以向控制面板提供电信号,控制面板可以让使用者对调节系统进行控制。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液组件包括抽液泵、送液板和排液口,所述抽液泵连通在机柜的右侧,所述送液板连通在抽液泵的左侧,所述排液口开设在送液板的顶部。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供液组件,抽液泵可以与送液板和排液口配合,为水冷组件提供冷却所需的液体。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内板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栓接在送液板的顶部,所述限位内板栓接在送液板顶部远离限位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槽分别开设在限位板的内侧和限位内板的两侧。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组件,限位板可以与限位内板和限位槽配合,可以对连接组件的位置进行限位。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和抽风机,所述固定板栓接在送液板的后侧,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分别与限位板的后侧和限位内板的后侧栓接,所述连接板栓接在固定板的前侧,所述抽风机栓接在固定板的后侧,所述抽风机的后侧与机柜的后侧卡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风冷组件,固定板可以与连接板配合,对抽风机进行支撑和限位,抽风机可以将冷却机构处的热量排出,从而进行散热。
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卡板、连接挡板和定位槽,所述连接卡板卡接在限位槽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栓接在连接卡板的两侧,所述定位槽开设在连接卡板的顶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组件,连接卡板可以与链接挡板和定位槽配合,可以对冷却机构的整体结构进行支撑和限位。
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液组件包括送液泵、连接座和送液管,所述送液泵卡接在定位槽的内侧,所述连接座栓接在送液泵的顶部,所述送液管连通在送液板的两侧,所述送液管与连接挡板连通,所述送液泵的底部与排液口的顶部连通。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送液组件,送液泵可以与连接座和送液管配合,通过连接座对送液泵的限位,送液泵可以将排液口处的冷却液输送到送液管处,从而可以为水冷组件提供冷却液。
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循环管、水冷侧板和水冷顶板,所述循环管连通在送液管的顶部,所述水冷侧板卡接在循环管的两侧,所述水冷顶板卡接在循环管的顶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冷组件,循环管可以与水冷侧板和水冷顶板配合,通过循环管将冷却液进行循环输送,可以将水冷侧板和水冷顶板处的热量带走,从而可以对排流组件降温。
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流组件包括散热片、散热板和控制柜开关本体,所述散热片卡接在连接卡板的顶部,所述散热板焊接在散热片的顶部,所述控制柜开关本体栓接在散热板的顶部,所述控制柜开关本体的两侧与水冷侧板的内侧接触,所述控制柜开关本体的顶部与水冷顶板的底部接触。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流组件,散热片可以与散热板配合,通过抽风机将散热片和散热板处的热量带出,可以对控制柜开关本体进行降温。
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控制中枢、光感模块、气冷模块和水冷模块,所述光感模块与控制中枢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枢与气冷模块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枢与水冷模块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调节系统单向电性连接有供电模块。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系统,控制中枢为控制面板,可以对光感模块传输的信号进行接收,并且可以对气冷模块和水冷模块进行控制,光感模块为光伏板,可以在接收到日光后将电信号传输给控制中枢,气冷模块为抽风机,可以在接收到控制中枢的控制后对排流组件进行风冷散热,水冷模块为循环管,可以在收到控制中枢的控制后对循环管进行水冷散热。
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通过设置控制机构,感应组件可以与供液组件配合,对冷却机构进行支撑和限位,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包括控制机构(1)、冷却机构(2)和调节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卡接在控制机构(1)的内侧,所述控制机构(1)包括感应组件(101)、供液组件(102)、限位组件(103)和风冷组件(104),所述供液组件(102)连通在感应组件(101)的内侧,所述限位组件(103)栓接在供液组件(102)的顶部,所述风冷组件(104)栓接在供液组件(102)后侧的顶部,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连接组件(201)、送液组件(202)、水冷组件(203)和排流组件(204),所述连接组件(201)卡接在限位组件(103)的内侧,所述送液组件(202)连通在连接组件(201)的内侧,所述送液组件(202)的底部与供液组件(102)的顶部连通,所述水冷组件(203)连通在连接组件(201)的顶部,所述排流组件(204)卡接在连接组件(20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101)包括机柜(1011)、光伏板(1012)和控制面板(1013),所述光伏板(1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102)包括抽液泵(1021)、送液板(1022)和排液口(1023),所述抽液泵(1021)连通在机柜(1011)的右侧,所述送液板(1022)连通在抽液泵(1021)的左侧,所述排液口(1023)开设在送液板(102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3)包括限位板(1031)、限位内板(1032)和限位槽(1033),所述限位板(1031)栓接在送液板(1022)的顶部,所述限位内板(1032)栓接在送液板(1022)顶部远离限位板(1031)的一侧,所述限位槽(1033)分别开设在限位板(1031)的内侧和限位内板(103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104)包括固定板(1041)、连接板(1042)和抽风机(1043),所述固定板(1041)栓接在送液板(1022)的后侧,所述固定板(1041)的前侧分别与限位板(1031)的后侧和限位内板(1032)的后侧栓接,所述连接板(1042)栓接在固定板(1041)的前侧,所述抽风机(1043)栓接在固定板(1041)的后侧,所述抽风机(1043)的后侧与机柜(1011)的后侧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1)包括连接卡板(2011)、连接挡板(2012)和定位槽(2013),所述连接卡板(2011)卡接在限位槽(1033)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2012)栓接在连接卡板(2011)的两侧,所述定位槽(2013)开设在连接卡板(201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组件(202)包括送液泵(2021)、连接座(2022)和送液管(2023),所述送液泵(2021)卡接在定位槽(2013)的内侧,所述连接座(2022)栓接在送液泵(2021)的顶部,所述送液管(2023)连通在送液板(1022)的两侧,所述送液管(2023)与连接挡板(2012)连通,所述送液泵(2021)的底部与排液口(1023)的顶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203)包括循环管(2031)、水冷侧板(2032)和水冷顶板(2033),所述循环管(2031)连通在送液管(2023)的顶部,所述水冷侧板(2032)卡接在循环管(2031)的两侧,所述水冷顶板(2033)卡接在循环管(203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组件(204)包括散热片(2041)、散热板(2042)和控制柜开关本体(2043),所述散热片(2041)卡接在连接卡板(2011)的顶部,所述散热板(2042)焊接在散热片(2041)的顶部,所述控制柜开关本体(2043)栓接在散热板(2042)的顶部,所述控制柜开关本体(2043)的两侧与水冷侧板(2032)的内侧接触,所述控制柜开关本体(2043)的顶部与水冷顶板(2033)的底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包括控制机构(1)、冷却机构(2)和调节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卡接在控制机构(1)的内侧,所述控制机构(1)包括感应组件(101)、供液组件(102)、限位组件(103)和风冷组件(104),所述供液组件(102)连通在感应组件(101)的内侧,所述限位组件(103)栓接在供液组件(102)的顶部,所述风冷组件(104)栓接在供液组件(102)后侧的顶部,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连接组件(201)、送液组件(202)、水冷组件(203)和排流组件(204),所述连接组件(201)卡接在限位组件(103)的内侧,所述送液组件(202)连通在连接组件(201)的内侧,所述送液组件(202)的底部与供液组件(102)的顶部连通,所述水冷组件(203)连通在连接组件(201)的顶部,所述排流组件(204)卡接在连接组件(20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101)包括机柜(1011)、光伏板(1012)和控制面板(1013),所述光伏板(1012)栓接在机柜(1011)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1013)栓接在机柜(1011)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102)包括抽液泵(1021)、送液板(1022)和排液口(1023),所述抽液泵(1021)连通在机柜(1011)的右侧,所述送液板(1022)连通在抽液泵(1021)的左侧,所述排液口(1023)开设在送液板(102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3)包括限位板(1031)、限位内板(1032)和限位槽(1033),所述限位板(1031)栓接在送液板(1022)的顶部,所述限位内板(1032)栓接在送液板(1022)顶部远离限位板(1031)的一侧,所述限位槽(1033)分别开设在限位板(1031)的内侧和限位内板(103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纯水监测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104)包括固定板(1041)、连接板(1042)和抽风机(1043),所述固定板(1041)栓接在送液板(1022)的后侧,所述固定板(1041)的前侧分别与限位板(1031)的后侧和限位内板(1032)的后侧栓接,所述连接板(1042)栓接在固定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计,李传威,胡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