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渣通道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
技术介绍
1、卧式螺旋离心机是一种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通过螺旋推料器上的叶片推至转鼓小端排渣口排出,液相则通过转鼓大端的溢流孔溢出,如此不断循环,以达到连续分离的目的,为了保证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出渣畅通和防止渣料飞溅,因此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部件,在现有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中,还都是使用筒体作为排渣端罩壳,由于受到排渣端罩壳上部空间的狭小限制,从而使渣料没有抛出和落下的空间,从而使渣料粘接在排渣端罩壳的内壁上,从而出现渣料堵塞现象,从而影响了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排渣效果,
2、本技术通过使处于排出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渣料处于具有抛落区间的通道中的技术特征,对都是使用筒体作为排渣端罩壳从而使渣料粘接在排渣端罩壳的内壁上引起渣料堵塞现象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
2、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因此提高了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排渣效果。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对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渣料进行排出的导流板、设置在导流板上的罩壳。
4、由于设计了导流板和罩壳,
5、本技术设计了,按照使处于排出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渣料处于具有抛落区间的通道中的方式把导流板和罩壳相互联接。
6、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安装上位敞口箱体的方式把罩壳与导流板联接。
7、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凸显了使处于排出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渣料处于具有抛落区间的通道中的技术特征,引入了在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
8、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罩壳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和封盖。
9、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压爪。
10、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翻转螺杆和压紧螺母。
11、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密封圈。
12、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上,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吊环。
13、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14、本技术设计了,在罩壳上分别设置有导流板和筒壳,在筒壳与封盖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和压爪并且在封盖上设置有吊环,在筒壳上设置有翻转螺杆并且在翻转螺杆与封盖之间设置有压紧螺母。
15、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罩壳、导流板、筒壳、封盖、密封圈、吊环、压爪、翻转螺杆和压紧螺母,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16、本技术设计了,导流板设置为上端敞口部具有边缘体和具有c字形横断面的片状体并且导流板的上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罩壳联接,导流板的边缘体设置为与罩壳对接式联接。
1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渣料的弧形通道排出。
18、本技术设计了,罩壳设置为包含有弧板部和端头板部并且在弧板部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弧板部的端口内壁设置为与端头板部的周边侧面部联接并且弧板部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筒壳联接,透漏窗口体设置为与筒壳相对应分布并且弧板部设置为下端敞口部具有边缘体和具有c字形横断面的片状体,弧板部的下端敞口部设置为与导流板联接并且弧板部的边缘体设置为与导流板对接式联接,端头板部设置为c字形片状体。
1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与导流板组成具有偏离中心部的通道向体,保证的喷出的渣料的抛落区间需要。
20、本技术设计了,筒壳设置为包含有筒部和耳座部并且筒部的周边侧面上部设置为与耳座部联接,筒部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罩壳联接并且筒部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与密封圈接触式联接,其中一部分的耳座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压爪联接并且其中另一部分的耳座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翻转螺杆联接,筒部设置为矩形管状体并且耳座部设置为双板耳座。
21、本技术设计了,封盖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开口槽体的矩形板状体并且封盖的上端端面部和封盖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吊环联接,封盖的上端端面边缘部分别设置为与压爪和压紧螺母接触式联接并且封盖的开口槽体设置为与翻转螺杆联接,封盖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封圈接触式联接。
22、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安装下垂直的渣料清除通道盒设置。
23、本技术设计了,压爪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压爪的竖部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筒壳联接,压爪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封盖接触式联接。
2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封盖进行夹持固定连接。
25、本技术设计了,翻转螺杆设置为光柱螺栓并且翻转螺杆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筒壳联接,翻转螺杆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压紧螺母螺纹式联接。
26、本技术设计了,压紧螺母设置为平直部具有螺纹孔体的d字形环状体并且压紧螺母的螺纹孔体设置为与翻转螺杆联接,压紧螺母的平直部设置为与封盖接触式联接。
27、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封盖进行下压螺纹作用力固定连接。
28、本技术设计了,密封圈设置为环形橡胶圈状体并且密封圈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筒壳接触式联接,密封圈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封盖接触式联接。
2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在封盖与筒壳之间进行密封处理。
30、本技术设计了,吊环设置为匚字形杆状体并且吊环的端头设置为与封盖联接。
31、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与吊钩进行连接设置。
32、本技术设计了,导流板与罩壳设置为按照具有上置空间体的方式分布并且导流板和罩壳与筒壳和封盖设置为按照具有清除通道体的方式分布,导流板、罩壳、筒壳和封盖与压爪、翻转螺杆和压紧螺母设置为按照压紧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导流板、罩壳、筒壳和封盖与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对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渣料进行排出的导流板(9)、设置在导流板(9)上的罩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安装上位敞口箱体的方式把罩壳(1)与导流板(9)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罩壳(1)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2)和封盖(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在罩壳(1)上分别设置有导流板(9)和筒壳(2),在筒壳(2)与封盖(3)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4)和压爪(6)并且在封盖(3)上设置有吊环(5),在筒壳(2)上设置有翻转螺杆(7)并且在翻转螺杆(7)与封盖(3)之间设置有压紧螺母(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导流板(9)设置为上端敞口部具有边缘体和具有C字形横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罩壳(1)设置为包含有弧板部(11)和端头板部(12)并且在弧板部(11)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13),弧板部(11)的端口内壁设置为与端头板部(12)的周边侧面部联接并且弧板部(11)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与筒壳(2)相对应分布并且弧板部(11)设置为下端敞口部具有边缘体和具有C字形横断面的片状体,弧板部(11)的下端敞口部设置为与导流板(9)联接并且弧板部(11)的边缘体设置为与导流板(9)对接式联接,端头板部(12)设置为C字形片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筒壳(2)设置为包含有筒部(21)和耳座部(22)并且筒部(21)的周边侧面上部设置为与耳座部(22)联接,筒部(21)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罩壳(1)联接并且筒部(21)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与密封圈(4)接触式联接,其中一部分的耳座部(2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压爪(6)联接并且其中另一部分的耳座部(2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翻转螺杆(7)联接,筒部(21)设置为矩形管状体并且耳座部(22)设置为双板耳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封盖(3)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开口槽体的矩形板状体并且封盖(3)的上端端面部和封盖(3)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吊环(5)联接,封盖(3)的上端端面边缘部分别设置为与压爪(6)和压紧螺母(8)接触式联接并且封盖(3)的开口槽体设置为与翻转螺杆(7)联接,封盖(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密封圈(4)接触式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压爪(6)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压爪(6)的竖部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筒壳(2)联接,压爪(6)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封盖(3)接触式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翻转螺杆(7)设置为光柱螺栓并且翻转螺杆(7)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筒壳(2)联接,翻转螺杆(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压紧螺母(8)螺纹式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压紧螺母(8)设置为平直部具有螺纹孔体的D字形环状体并且压紧螺母(8)的螺纹孔体设置为与翻转螺杆(7)联接,压紧螺母(8)的平直部设置为与封盖(3)接触式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密封圈(4)设置为环形橡胶圈状体并且密封圈(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筒壳(2)接触式联接,密封圈(4)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封盖(3)接触式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吊环(5)设置为匚字形杆状体并且吊环(5)的端头设置为与封盖(3)联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导流板(9)与罩壳(1)设置为按照具有上置空间体的方式分布并且导流板(9)和罩壳(1)与筒壳(2)和封盖(3)设置为按照具有清除通道体的方式分布,导流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对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渣料进行排出的导流板(9)、设置在导流板(9)上的罩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安装上位敞口箱体的方式把罩壳(1)与导流板(9)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罩壳(1)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2)和封盖(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在罩壳(1)上分别设置有导流板(9)和筒壳(2),在筒壳(2)与封盖(3)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4)和压爪(6)并且在封盖(3)上设置有吊环(5),在筒壳(2)上设置有翻转螺杆(7)并且在翻转螺杆(7)与封盖(3)之间设置有压紧螺母(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导流板(9)设置为上端敞口部具有边缘体和具有c字形横断面的片状体并且导流板(9)的上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罩壳(1)联接,导流板(9)的边缘体设置为与罩壳(1)对接式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罩壳(1)设置为包含有弧板部(11)和端头板部(12)并且在弧板部(11)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13),弧板部(11)的端口内壁设置为与端头板部(12)的周边侧面部联接并且弧板部(11)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筒壳(2)联接,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与筒壳(2)相对应分布并且弧板部(11)设置为下端敞口部具有边缘体和具有c字形横断面的片状体,弧板部(11)的下端敞口部设置为与导流板(9)联接并且弧板部(11)的边缘体设置为与导流板(9)对接式联接,端头板部(12)设置为c字形片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筒壳(2)设置为包含有筒部(21)和耳座部(22)并且筒部(21)的周边侧面上部设置为与耳座部(22)联接,筒部(21)的下端端口部设置为与罩壳(1)联接并且筒部(21)的上端端口部设置为与密封圈(4)接触式联接,其中一部分的耳座部(2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压爪(6)联接并且其中另一部分的耳座部(2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翻转螺杆(7)联接,筒部(21)设置为矩形管状体并且耳座部(22)设置为双板耳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机罩的排渣通道装置,其特征是:封盖(3)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开口槽体的矩形板状体并且封盖(3)的上端端面部和封盖(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成刚,宋元辉,许珊珊,占金龙,梅永晖,
申请(专利权)人:海申机电总厂象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