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860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20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和用电装置。本申请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过渡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过渡层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过渡层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过渡层包括纳米级碳粉和/或多孔陶瓷。本申请通过优化负极极片结构,在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以之间增加过渡层,采用多层复合结构构建负极极片,以便优化锂离子在极片内的传输路径,同时提高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结合力,避免负极活性物质松动和掉粉,从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等性能要求日益提高。负极极片作为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表现。传统的负极极片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需求。因此,开发新型负极极片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所述负极极片能够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2、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上述负极极片的电池和用电装置。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过渡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过渡层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过渡层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过渡层包括纳米级碳粉和/或多孔陶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过渡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过渡层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过渡层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过渡层包括纳米级碳粉和/或多孔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并依次叠加,或者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并依次叠加;所述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过渡层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过渡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过渡层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过渡层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过渡层包括纳米级碳粉和/或多孔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并依次叠加,或者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并依次叠加;所述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过渡层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为15-25μm,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为5-15μm,所述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俊李影叶翠霞高航黎名江吕岩余康旭周若赵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