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母排,尤其涉及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软母排,即绝缘软母排又称叠片式绝缘软母排、柔性母排,是由多层防电晕的扁平薄铜片导体叠加,外层采用挤塑方式包覆绝缘层制作而成,软母排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电力变电站、电机控制中心、电气控制柜、发电设备、工业机械、船舶和船用设备、电动车辆充电设备、太阳能和风能系统、建筑领域以及冶金和矿业等。
2、软母排采用较多的是铜块,将铜块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常见的方式为挤压成型,通过挤压设备让铜块弯折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特定的安装需求,在成型过程中,传统的挤压设备为单一方向的挤压形变,当铜块需要进行其他方向上的形变时,就需要重新取下铜块,调整位置后再进行形变,操作较为复杂,成型耗时长,为此提出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包括设备底座(1)和软母排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框(3),移动框(3)的一侧设有移动孔(4),所述软母排本体(5)活动贯穿移动孔(4),所述移动框(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侧部架(6),软母排本体(5)的一端穿过侧部架(6),所述侧部架(6)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弯折组件和竖向弯折组件,横向弯折组件与移动框(3)之间设置有下部压紧组件,竖向弯折组件与移动框(3)之间设有上部压紧组件,所述设备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推进组件,定位推进组件与软母排本体(5)的端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包括设备底座(1)和软母排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框(3),移动框(3)的一侧设有移动孔(4),所述软母排本体(5)活动贯穿移动孔(4),所述移动框(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侧部架(6),软母排本体(5)的一端穿过侧部架(6),所述侧部架(6)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弯折组件和竖向弯折组件,横向弯折组件与移动框(3)之间设置有下部压紧组件,竖向弯折组件与移动框(3)之间设有上部压紧组件,所述设备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推进组件,定位推进组件与软母排本体(5)的端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弯折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侧部架(6)一侧上的升降气缸(11),升降气缸(11)的端部连接有升降端部(12),升降端部(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母排放置块(13),母排放置块(13)的顶侧开设有放置槽(14),所述升降端部(12)上旋转套接有旋转套(15),旋转套(15)的侧部固定套接有环形板(16),环形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弯折成型头(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15)的侧部固定安装有竖向限位块(18),侧部架(6)的一侧开设有竖向限位槽(19),竖向限位块(18)滑动安装在竖向限位槽(19)内竖向限位块(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20),推动气缸(20)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21),旋转套(15)的侧部设有齿槽(22),齿条(21)与齿槽(22)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母排的定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压紧组件包括开设在移动孔(4)底侧内壁上的底部槽(25),底部槽(25)内活动安装有底部板(26),底部板(26)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柱(27),推动柱(27)的底端贯穿至移动框(3)的下方,所述竖向限位块(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方支架(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实丹,张娥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维通利新能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