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及卷式膜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832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8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及卷式膜元件,其包括多个横向网丝(1)、多个纵向网丝(2)和支撑部(3),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相互交错排列形成单元格,所述进水隔网包括多个矩阵排列的单元格,所述支撑部(3)设置在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的交叉位置,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均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的高度大于所述单元格的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的厚度,所述支撑部(3)用于和卷式膜元件的膜片接触,在所述进水隔网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处于不同的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膜分离,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及卷式膜元件


技术介绍

1、高压膜分离技术(例如:纳滤和反渗透)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高品质回用等场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高压膜分离技术的膜元件类型可以为卷式膜元件,卷式膜元件包括膜片、进水隔网、产水隔网、中心产水管等。其中,进水隔网一般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例如聚丙烯)制成,进水隔网是由双层网丝交织形成的、具有周期重复性的菱形网格。进水隔网是隔开相邻膜片的重要部件,起到支撑膜片、创造流道、增强传质的作用。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进水隔网存在两个缺陷:

3、(1)存在局部的流动死区,从而加剧膜污染现象。例如在网丝交叉的结点处容易形成流动死区,导致污染物容易淤积,微生物容易在流动死区附着、繁殖,进一步堵塞流道,导致流场均匀性下降,膜污染速率升高。

4、(2)由于隔网的构型对水流的阻碍作用,造成流道压降差(流道进水侧到浓水侧的压力损失)较大,系统能耗较高。现有技术中的进水隔网的流道压降差一般在150至400pa/cm(在进口流速为0.12m/s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横向网丝(1)、多个纵向网丝(2)和支撑部(3),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相互交错排列形成单元格,所述进水隔网包括多个矩阵排列的单元格,所述支撑部(3)设置在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的交叉位置,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均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的高度大于所述单元格的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的厚度,所述支撑部(3)用于和卷式膜元件的膜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横向网丝(1)、多个纵向网丝(2)和支撑部(3),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相互交错排列形成单元格,所述进水隔网包括多个矩阵排列的单元格,所述支撑部(3)设置在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的交叉位置,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均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的高度大于所述单元格的所述横向网丝(1)和所述纵向网丝(2)的厚度,所述支撑部(3)用于和卷式膜元件的膜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为棱柱状,所述支撑部(3)的横截面形状为菱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卷式膜元件的进水隔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的外接圆直径/所述支撑部(3)的高度(h)小于或等于0.8并且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霞林炜琛张劲松丑树人彭赞国刘玥波罗伟王小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