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静电触头的上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1、在高压静电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静电触头的精准上下料是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传统上,这一步骤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或使用刚性的自动化机械手来完成。然而,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操作精度和一致性难以保证。而使用刚性的自动化机械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往往因为夹持力度不当或夹持方式过于刚性,容易对静电触头造成形变或损伤,从而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改进型的机械手设计,这些设计试图通过优化夹持机构来减少对静电触头的损伤。然而,这些设计大多仍然采用刚性的夹爪或吸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损伤,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静电触头因夹持而产生的形变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静电触头的上下料机械手,以解决现有机械手容易夹持静电触头使其形变的问题。
2、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静电触头的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200),所述夹持机构(200)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夹爪(240),所述夹爪(240)上设置有防护机构(300),所述防护机构(300)包括半筒形气囊(310),所述半筒形气囊(310)上连通有气管(360),所述气管(360)上设置有阀门(380),所述夹爪(240)下移后,所述阀门(380)打开,所述气管(360)向所述半筒形气囊(310)注气使得所述半筒形气囊(310)膨胀,从而所述夹爪(240)抓取静电触头,以及,所述夹爪(240)上移后,所述阀门(380)打开,两个所述夹爪(240)相互远离,所述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静电触头的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200),所述夹持机构(200)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夹爪(240),所述夹爪(240)上设置有防护机构(300),所述防护机构(300)包括半筒形气囊(310),所述半筒形气囊(310)上连通有气管(360),所述气管(360)上设置有阀门(380),所述夹爪(240)下移后,所述阀门(380)打开,所述气管(360)向所述半筒形气囊(310)注气使得所述半筒形气囊(310)膨胀,从而所述夹爪(240)抓取静电触头,以及,所述夹爪(240)上移后,所述阀门(380)打开,两个所述夹爪(240)相互远离,所述半筒形气囊(310)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管(360)泄出,从而所述夹爪(240)释放静电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静电触头的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00)还包括径向转动设置的活塞筒(340),所述活塞筒(340)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50),所述气管(360)连通于所述活塞筒(340),两个所述夹爪(240)相互靠近且下移抓取静电触头时,所述活塞板(350)向靠近所述气管(360)和所述活塞筒(340)连接处滑动,以使得所述半筒形气囊(310)膨胀,以及,两个所述夹爪(240)相互远离时,所述活塞筒(340)翻转一百八十度,所述活塞板(350)向远离所述气管(360)和所述活塞筒(340)连接处滑动,以使得所述半筒形气囊(310)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静电触头的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夹持机构(200)的齿轮(320)和弧形齿条(330),所述弧形齿条(330)与所述齿轮(320)啮合,所述活塞筒(340)连接于所述齿轮(320),两个所述夹爪(240)相互远离时,所述齿轮(320)滚动于所述弧形齿条(330)以使得所述活塞筒(340)翻转一百八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静电触头的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00)还包括固定座(370),所述阀门(380)滑动于所述固定座(370)内,所述阀门(380)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81),所述限位杆(381)上套接有弹簧(382),所述弹簧(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顺,张燕,刘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