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784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5
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涉及牵引电机技术领域,包括整体结构和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位于整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两侧位置;所述整体结构包括护套本体和圆形件,所述圆形件的内底部和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半圆环,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本技术中,后续当引援线与外部的线缆所对接后,其通过密封半圆环、圆形件、滑杆、压簧、固定块、第一螺栓和第一螺纹孔的相互配合,实现可以提高两者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而半圆环则是利用压簧的扩张力,以及第一螺栓所拧入的力,实现可以更加有力地向两个线缆所施加压力,以确保对接后续的稳定性,也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牵引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


技术介绍

1、牵引电机是适用于铁路干线电力机车、工矿电力机车、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和各种电动车辆,如蓄电池车、城市电车、地下铁道电动车辆上的电机,而牵引电机包括牵引电动机、牵引发电机、辅助电机等,因交流牵引电机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噪声小、调速范围宽、再生制动力巨大、可防止车轮打滑、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牵引机车驱动电机的首选产品。

2、其引援线是牵引电机与电源相连接的关键零部件,那么在引援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两根引援线的连接处保护性不够,使得后续容易受到外部的渗漏或者是挤压,从而产生损坏,进而影响了引援线的使用寿命,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以便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由于两根引援线的连接处保护性不够,使得后续容易受到外部的渗漏或者是挤压,从而产生损坏,进而影响了引援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包括整体结构和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位于整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两侧位置;

3、所述整体结构包括护套本体和圆形件,所述圆形件的内底部和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半圆环,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圆形件的外表面两侧前后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中心处螺纹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护套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护套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屏蔽层,所述编织屏蔽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铝箔屏蔽层。

4、优选的,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密封半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位于第一螺栓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表壁与第一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密封半圆环的内表面与护套本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铝箔屏蔽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pp绕包带,所述pp绕包带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填充件,所述pp绕包带的内表面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的内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体。

8、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中心处螺纹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位于第二螺栓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表壁与第二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底部端面螺纹贯穿固定座的表面,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与圆形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技术中,后续当引援线与外部的线缆所对接后,其通过密封半圆环、圆形件、滑杆、压簧、固定块、第一螺栓和第一螺纹孔的相互配合,实现可以提高两者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而半圆环则是利用压簧的扩张力,以及第一螺栓所拧入的力,实现可以更加有力地向两个线缆所施加压力,以确保对接后续的稳定性,也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11、2、本技术中,那么通过铝箔屏蔽层的设置,实现可以增加引援线的抗干扰性,而编织屏蔽层、护套本体和pp绕包带的相互配合,实现可以增加引援线的的疲劳强度,防止引援线磨损,增加被使用的时间,而通过连接件、第二螺纹孔和第二螺栓的相互配合,实现可以对圆形件进行限位,确保圆形件能够一直稳定地在护套本体上,以便后续的保护作业可以正常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107)的一端与滑杆(1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07)的另一端与密封半圆环(1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1)的顶部位于第一螺栓(109)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0),所述第一螺纹孔(110)的内表壁与第一螺栓(10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半圆环(108)的内表面与护套本体(1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屏蔽层(10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PP绕包带(113),所述PP绕包带(113)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填充件(112),所述PP绕包带(113)的内表面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绝缘件(114),所述绝缘件(114)的内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体(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2)包括连接件(201),所述连接件(201)的顶部中心处螺纹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203),所述连接件(201)的顶部位于第二螺栓(20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2),所述第二螺纹孔(202)的内表壁与第二螺栓(2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203)的底部端面螺纹贯穿固定座(102)的表面,所述连接件(201)的外表面与圆形件(1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107)的一端与滑杆(1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07)的另一端与密封半圆环(1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1)的顶部位于第一螺栓(109)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0),所述第一螺纹孔(110)的内表壁与第一螺栓(10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半圆环(108)的内表面与护套本体(1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抗干扰牵引电机引援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训祥吴万超胡云昌骆仁东卢金鑫吉冬梅陈光海高强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