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772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4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连接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包括两个绝缘座,两个绝缘座的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母头和公头,母头的腔内设有用于对公头限位的抵触结构,抵触结构包括引导体和包覆件,包覆件可拆卸安装在母头内壁,引导体与母头固定连接,引导体能够引导公头插入包覆件腹内,包覆件的壁面形成若干瓣状结构,公头经过引导体的腔室引导进入包覆件的腔内,由于包覆件的瓣状结构使得包覆件具有一定的形变扩张能力,在公头插入母头腔内时,包覆件能够更好的包覆公头,贴合程度更高,接触面更大,能够兼顾克服公头与母头插接应力集中以及导电性能,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和对电流的承载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cn202320903570.6),包括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所述插头外壳上组装嵌设有插头芯柱,所述插座外壳上组装嵌设有插座芯柱,所述插座芯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芯柱插接配合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上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插座芯柱与插座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抵靠支撑所述插头芯柱的弹性支撑结构。

2、现有技术通过在母头内安装截面呈五角星的金属件,用以实现对公头的限位以及导电,而五角星形状的金属件在包覆圆柱状的公头时,金属件与公头为多个点接触,电流的承载能力相较面接触有所衰减,导电性能欠佳,具有一定可优化空间。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包括两个绝缘座,两个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包括两个绝缘座(10),两个绝缘座(10)的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母头(11)和公头(12),公头(12)与母头(11)插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11)具有空腔,母头(11)的腔内设有用于对公头(12)限位的抵触结构,所述抵触结构包括引导体(20)和包覆件(21),所述包覆件(21)可拆卸安装在母头(11)内壁,引导体(20)与母头(11)固定连接,引导体(20)能够引导公头(12)插入包覆件(21)腹内,包覆件(21)的壁面形成若干瓣状结构,公头(12)能够挤推包覆件(21)扩张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储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包括两个绝缘座(10),两个绝缘座(10)的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母头(11)和公头(12),公头(12)与母头(11)插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11)具有空腔,母头(11)的腔内设有用于对公头(12)限位的抵触结构,所述抵触结构包括引导体(20)和包覆件(21),所述包覆件(21)可拆卸安装在母头(11)内壁,引导体(20)与母头(11)固定连接,引导体(20)能够引导公头(12)插入包覆件(21)腹内,包覆件(21)的壁面形成若干瓣状结构,公头(12)能够挤推包覆件(21)扩张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12)形成圆柱状结构,母头(11)呈管状,母头(11)的内径大于公头(1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21)形成漏斗状结构,包覆件(21)较小的端口与母头(11)上端面固定连接,引导体(20)较大的端口朝向公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池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21)的壁面设有一体成型的凸块,母头(11)的内壁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凸块与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师章吴军章黄崇高林旭彬王振海曾妙兰崔世燕
申请(专利权)人:派辰新能源科技丽水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