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贵英专利>正文

一种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745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针管外筒,针管外筒的内部设置有中部推进装置,中部推进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推进装置,针管外筒的头部设置有负压引流件,负压引流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软管,外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盘头,中部推进装置的头部设置有内软管,内软管贯穿负压引流件后延伸至外软管的内部,内软管的头部设置有注射针,吸盘头的内部设置有电凝导线,电凝导线与注射针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操作者在腹腔镜下精准完成穿刺及注射操作;解决了注射吲哚菁绿时、拔针时及拔针后药剂溢出污染组织表面的问题;操作全过程中均可实施电凝止血;可以更精准把控药物注射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1、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外科导航技术,目前已应用在腹腔镜手术中的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及妇科等,其术中导航目的包括肿瘤显影定位、淋巴结显影及清扫、可视化脏器切除、吻合口血运评估等。吲哚菁绿作为显影剂,有三种注入方式,即周围或中心静脉注射、术前内镜下胃肠道局部注射及术中局部注射。其中吲哚菁绿术中局部注射是最主要的注入方式,包括术中血管内注射及组织内注射,血管内注射主要用于肝脏手术的门静脉内注射,组织内注射主要用于胃肠道的浆膜下注射及胰腺等实质性脏器的组织内注射。

2、目前,尚无专用的腹腔镜下吲哚菁绿注射装置应用于临床,因此在手术中血管内注射时,一般应用普通体外用穿刺针经戳卡或直接穿透腹壁后,在术中b超引导下穿刺入门静脉,然后在腹腔外用普通注射器经穿刺针端口注射吲哚菁绿。组织内注射时,可以采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将带有输液管及注射端口的头皮针经戳卡置入腹腔内,输液管及注射端口于腹腔外,用腹腔镜器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外筒(1),所述针管外筒(1)的内部设置有中部推进装置(3),所述中部推进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推进装置(4),所述针管外筒(1)的头部设置有负压引流件(2),所述负压引流件(2)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软管(5),所述外软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吸盘头(8),所述中部推进装置(3)的头部设置有内软管(6),所述内软管(6)贯穿所述负压引流件(2)后延伸至所述外软管(5)的内部,所述内软管(6)的头部设置有注射针(7),所述吸盘头(8)的内部设置有电凝导线(9),所述电凝导线(9)与所述注射针(7)相连接。p>

2.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外筒(1),所述针管外筒(1)的内部设置有中部推进装置(3),所述中部推进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推进装置(4),所述针管外筒(1)的头部设置有负压引流件(2),所述负压引流件(2)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软管(5),所述外软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吸盘头(8),所述中部推进装置(3)的头部设置有内软管(6),所述内软管(6)贯穿所述负压引流件(2)后延伸至所述外软管(5)的内部,所述内软管(6)的头部设置有注射针(7),所述吸盘头(8)的内部设置有电凝导线(9),所述电凝导线(9)与所述注射针(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外筒(1)的尾端设置有第一操作部(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外筒(1)和所述负压引流件(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吲哚菁绿精准穿刺及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外筒(1)、所述中部推进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英王飞飞李保坤张建锋牛文博席金川王光林张建生曹祯烨杜翰翔王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贵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