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1949年,buytendijk首次证明可以用食道内压(pes)代替胸腔内压(ppl)。1952年,dornhorst和leathart证明ppl和pes的变化相似,且有助于了解呼吸力学。食道内压力波动(δpes)反映了自主呼吸期间的平均pl,也证实pes可以估计吸气努力的大小。
2、目前,患者呼吸努力驱动的大小是通过在食道里放置带气囊测压系统的胃管来获取压力数值,从而估测胸腔内压力的变化。此类方法的缺点在于病人必须需要置入此类带气囊的胃管来监测,操作繁琐,成本高、维护和清洁困难,且只能在呼吸机运作时进行公式换算得到跨肺压。
3、随着我们对呼吸力学的精细化监测,发现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中进行脱机试验或正式脱机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人工气道内部尖端的压力,提示我们患者此时的呼吸努力的大小。而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人工气道内部尖端压力的波动与食道内压力波动有很好的同步性和相关性。因此希望通过此类装置能够直接监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尖端的压力,以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机连通管(1)、三通管(2)、测压端管(3)及人工气道固定器(4),所述呼吸机连通管(1)与所述测压端管(3)通过所述三通管(2)连通,三通管(2)异于呼吸机连通管(1)与测压端管(3)的第三口端为压力校零口(22),三通管(2)上设有三通开关旋钮(21),所述人工气道固定器(4)卡接人工气道(7)外口及测压端管(3),测压端管(3)背离三通管(2)的一端伸入患者人工气道(7)内部进行压力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连通管(1)与所述三通管(2)进口连通,所述测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机连通管(1)、三通管(2)、测压端管(3)及人工气道固定器(4),所述呼吸机连通管(1)与所述测压端管(3)通过所述三通管(2)连通,三通管(2)异于呼吸机连通管(1)与测压端管(3)的第三口端为压力校零口(22),三通管(2)上设有三通开关旋钮(21),所述人工气道固定器(4)卡接人工气道(7)外口及测压端管(3),测压端管(3)背离三通管(2)的一端伸入患者人工气道(7)内部进行压力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连通管(1)与所述三通管(2)进口连通,所述测压端管(3)与三通管(2)出口连通,所述压力校零口(22)为三通管(2)中间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端管(3)为压力测量管,测压端管(3)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夏尔江·穆合塔尔,刘凯,居旻杰,王叙锦,郑欣,党新雅,林圣尧,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