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602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04
本技术为一种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属于液压油箱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箱体下方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一端连通于箱体内部,出油口另一端用于与液压缸下腔连通,箱体设置有第一回油管,第一回油管一端连通于箱体内部,第一回油管另一端用于与液压缸下腔连通,箱体设置有第二回油管,第二回油管一端连通于箱体内部且位于箱体内部液压油液面上方,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上腔连通。通过设置的第二回油管,在自卸车进行下落过程中,液压缸下腔体积减小,液压缸上腔体积增大,此时空气进入第二回油管内,完成自卸车的回落,避免了多余的液压油由第二回油管进入液压缸上腔导致的液压系统的加注油量过大造成液压油的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箱,具体涉及一种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


技术介绍

1、腹举自卸车是利用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货箱倾斜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的目的,并依靠货箱自重使其复位。因此,液压举升机构是腹举自卸车的重要工作系统之一,其形式结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腹举自卸车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液压油箱是腹举自卸车液压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储存和供应液压油,同时起到散热、沉淀杂质和分离液体中气体的作用。

2、在腹举式自卸车液压系统中,油箱回油管的作用是将液压缸上腔的液压油引导回油箱,以便进行再次利用,液压油箱一般使用回油滤芯对液压油进行过滤,防止液压油中混入的杂质进入液压系统,对液压系统造成影响。回油滤芯的一端与回油口连接,液压系统回路中的液压油需要经过回油滤芯才能进入液压油箱。

3、传统的液压油箱回油管结构的回油口通常设置在液压油面以下,在自卸车工作下落时液压缸上腔为负压,存在回油管结构抽取液压油箱内液压油的现象,进而导致液压系统的加注油量过大,在液压油相同使用寿命时,液压油箱单次使用的液压油量增加,提高了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箱体(3)下方设置有出油口(4),出油口(4)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部,出油口(4)另一端用于与液压缸下腔连通,箱体(3)还设置有第一回油管(12),第一回油管(12)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部,第一回油管(12)另一端用于与液压缸下腔连通,箱体(3)还设置有第二回油管(7),第二回油管(7)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部且位于箱体(3)内部液压油液面上方,第二回油管(7)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上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出油口(4)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侧底部位置。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箱体(3)下方设置有出油口(4),出油口(4)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部,出油口(4)另一端用于与液压缸下腔连通,箱体(3)还设置有第一回油管(12),第一回油管(12)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部,第一回油管(12)另一端用于与液压缸下腔连通,箱体(3)还设置有第二回油管(7),第二回油管(7)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部且位于箱体(3)内部液压油液面上方,第二回油管(7)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上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出油口(4)一端连通于箱体(3)内侧底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出油口(4)下端连接有弯接头(6),弯接头(6)与出油口(4)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母(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上潜式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第一回油管(12)一端通过箱体(3)顶部连通于箱体(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油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姚宗伟庞作泉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