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5751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12
本技术公开了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包括基板和烧杯本体,所述烧杯本体的顶部上方同轴悬设有高通量去除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经高通量去除组件的注液管向烧杯本体内的溶液滴入试剂的方式能够实现对血清蛋白的化学沉淀操作,有利于提升对血清蛋白的去除效率,同时通过借助微型气泵本体的鼓气管向烧杯本体内的溶液鼓气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溶液的鼓气搅拌操作,便于加速试剂与烧杯本体内溶液的混合速率,继而有利于进一步的提升对血清蛋白的去除效率,而且通过借助盖板封堵住烧杯本体顶部开口的方式能够避免在鼓气搅拌的过程中出现溶液溅出的情况,有利于顺利的完成对血清蛋白的去除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清蛋白去除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1、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蛋白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蛋白质组的研究不仅能为生命活动规律提供物质基础,也能为众多种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具体的,通过对正常个体及病理个体间的蛋白质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某些“疾病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可成为新药物设计的分子靶点,或者也会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标志。

2、现有技术中在对蛋白质组进行研究时,需要将蛋白质组学中的血清高峰度蛋白去除,因此需要使用到高通量去除装置,但是现有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在进行蛋白质组中的血清蛋白去除时,多采用静置吸附的方式进行去除,去除等待的时间较长,同时工作效率较低,造成对蛋白质组的研究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在烧杯本体的顶部同轴设置有高通量去除组件,以此通过经高通量去除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包括基板(3)和烧杯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平置设置,所述烧杯本体(2)的顶部敞开且放置在所述基板(3)的顶面中部,所述基板(3)的顶面一侧安装设置有能够竖向往复升降的升降支撑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的顶面中部竖向固定有置物筒(301),且所述烧杯本体(2)的下部通过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同轴置于所述置物筒(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通量去除组件(1)包括盖...

【技术特征摘要】

1.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包括基板(3)和烧杯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平置设置,所述烧杯本体(2)的顶部敞开且放置在所述基板(3)的顶面中部,所述基板(3)的顶面一侧安装设置有能够竖向往复升降的升降支撑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的顶面中部竖向固定有置物筒(301),且所述烧杯本体(2)的下部通过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同轴置于所述置物筒(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通量去除组件(1)包括盖板(106)、ph检测仪本体(105)和微型气泵本体(102),所述盖板(106)同轴封堵在所述烧杯本体(2)的顶部开口,所述盖板(106)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ph检测仪本体(105)和所述微型气泵本体(102),且所述ph检测仪本体(105)底部的探杆(108)以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盖板(106)的底面并伸至所述烧杯本体(2)的内底部,所述微型气泵本体(102)底部的鼓气管(109)以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盖板(106)的底面并伸至所述烧杯本体(2)的内底部,所述盖板(106)的顶面前后位置均竖向穿插固定有注液管(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6)的外径大于所述烧杯本体(2)的外径,所述注液管(103)的顶部均同轴可拆卸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封盖(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检测仪本体(105)和所述微型气泵本体(102)顶部的通电接线(101)均向后延伸,所述封盖(104)与所述注液管(103)均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106)的外围延伸固定有用以方便手部施力的翼板(107)。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蛋白质组学中血清高峰度蛋白的高通量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组件(4)包括导向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巧莉刘丹丹柴新马昂张书杰邱崇夏斐廖晶晶邢家乐张昕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