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深模具,具体为一种防晃拉深模具。
技术介绍
1、拉深模具,作为一种精密的冲压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将平板或初始空心毛坯精准地拉压成形状各异的空心体,或是进一步调整空心体的外形,使之更为紧凑,而在此过程中,材料的壁厚却能保持相对恒定。这一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模具工程学的细分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拉深模具的应用范畴极为广泛,它不仅能够高效地塑造出圆筒状、球形、锥形等复杂几何构型的薄壁零件,还广泛服务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农业机械、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等众多工业领域,成为这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这些零件因其在产品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对整体性能与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在设计与制造拉深模具时,需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如原材料的厚度、初始尺寸、预期的拉深变形量等,这些因素直接关联到最终产品的精度、强度以及生产效率。因此,精确的工艺计算、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以及选用高品质的材料,都是确保拉深模具成功应用与高效生产的关键所在。通过不断优化这些要素,不仅能够提升零件的制造质量,还能显著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位(31)包括有工作台(311),所述工作台(3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顶环(312),所述顶环(312)的底部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活动杆(31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模(314),所述活动杆(3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15),所述工作台(311)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顶环(312)与凸模(314)之间活动安装,所述活动杆(3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长杆,所述长杆与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位(31)包括有工作台(311),所述工作台(3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顶环(312),所述顶环(312)的底部圆周等距固定安装有活动杆(31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模(314),所述活动杆(3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15),所述工作台(311)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顶环(312)与凸模(314)之间活动安装,所述活动杆(3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长杆,所述长杆与弹簧一(315)之间相套设,所述弹簧一(315)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位(32)包括有电机(32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322),所述连接板(3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板(323),所述电机(32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24),所述转轴(324)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支架(325),所述电机(32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连接板(322)与转轴(324)固定安装,所述支架(325)与底座(1)固定安装,所述电机(321)、撑板(323)均设置在工作台(311)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位(41)包括有凹槽(411),所述凹槽(411)内部两侧活动安装有螺纹座(41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摇杆(413),所述摇杆(4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414),所述凹槽(411)开设在底座(1)的内部,所述凹槽(411)设置在工作台(1)的左侧,所述螺纹座(412)与双向螺纹杆(414)之间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所述双向螺纹杆(414)活动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位(42)包括有连接柱(421),所述连接柱(4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框架(422),所述框架(422)的内部线性等距设置有导向辊(423),所述导向辊(4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杆(424),所述框架(422)的内部线性等距开设有安装槽(425),所述连接柱(421)固定安装在螺纹座(412)的顶部,所述支杆(424)活动安装在安装槽(425)的内部,所述框架(422)与底座(1)之间活动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晃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部位(51)包括有伸缩杆(51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座(512),所述支座(5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圣玮,易振,陈齐林,
申请(专利权)人:裕钦精密拉深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