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
技术介绍
1、中置电机是指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驱动电机安装在车身的中间位置即脚踏位置的电机,该电机与车身连接,并通过链条与后轮进行连接而传递动力,同时电机的两侧安装有脚踏,在电机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骑行者可以通过脚踏实现自行车的人力骑行。
2、在电机助力的状态下,由于电机助力的助力功率单一,无法实现最佳助力骑行效果,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助力功率单一的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包括中隔板、中轴、电机输出齿轴、力矩传感器、减速箱边盖、电机组件、离合器组件、齿轮减速器组件、控制器、力矩器接插件、电机盖,所述中隔板在两侧分别形成有减速箱腔体、电机箱腔体,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中隔板上,减速箱边盖盖合所述减速箱腔体,电机盖盖合所述电机箱腔体,所述中轴穿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隔板(1)、中轴(2)、电机输出齿轴(3)、力矩传感器(4)、减速箱边盖(5)、电机组件(6)、离合器组件(7)、齿轮减速器组件(8)、控制器(9)、力矩器接插件(401)、电机盖(14),所述中隔板(1)在两侧分别形成有减速箱腔体(11)、电机箱腔体(12),所述控制器(9)固定在所述中隔板(1)上,减速箱边盖(5)盖合所述减速箱腔体(11),电机盖(14)盖合所述电机箱腔体(12),所述中轴(2)穿过所述中隔板(1)、减速箱边盖(5),中轴(2)并分别与中隔板(1)、减速箱边盖(5)转动连接,所述力矩传感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隔板(1)、中轴(2)、电机输出齿轴(3)、力矩传感器(4)、减速箱边盖(5)、电机组件(6)、离合器组件(7)、齿轮减速器组件(8)、控制器(9)、力矩器接插件(401)、电机盖(14),所述中隔板(1)在两侧分别形成有减速箱腔体(11)、电机箱腔体(12),所述控制器(9)固定在所述中隔板(1)上,减速箱边盖(5)盖合所述减速箱腔体(11),电机盖(14)盖合所述电机箱腔体(12),所述中轴(2)穿过所述中隔板(1)、减速箱边盖(5),中轴(2)并分别与中隔板(1)、减速箱边盖(5)转动连接,所述力矩传感器(4)、离合器组件(7)套设于所述中轴(2)上,所述离合器组件(7)借助齿轮减速器组件(8)与所述电机输出齿轴(3)连接,所述电机输出齿轴(3)与所述电机组件(6)连接,所述中隔板(1)设置有接插件定位孔(15),力矩器接插件(401)穿过所述接插件定位孔(15)连通所述控制器(9)与所述力矩传感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7)包括离合轴套(71)、离合内圈(72)、离合外圈(73),所述离合轴套(71)套设于所述中轴(2)上并且与所述中轴(2)借助花键连接,所述力矩传感器(4)套设于所述离合轴套(71)上,所述离合轴套(71)上设置有内棘轮(711),所述内棘轮(711)与所述离合内圈(72)配合,所述离合内圈(72)设置有外棘轮(721),所述外棘轮(721)与所述离合外圈(73)配合,所述离合外圈(73)借助齿轮减速器组件(8)与所述电机输出齿轴(3)连接,所述离合内圈(72)与所述中隔板(1)、减速箱边盖(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轴套(71)两端设置有离合内轴承(74),其中一个离合内轴承(74)固定在所述离合内圈(72)内部,另一个离合内轴承(74)固定在所述中隔板(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力矩器的中置减速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器组件(8)包括三级齿轮(81)、二级齿轮(82),所述三级齿轮(81)与所述离合外圈(73)借助螺钉连接,所述三级齿轮(81)与所述二级齿轮(82)齿轮连接,所述二级齿轮(82)与所述电机输出齿轴(3)齿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捷,吴启皇,徐嘉伟,朱正虎,王晓飞,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