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尤其涉及一种非隔离电源并联环流抑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隔离电源模块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和高稳定性,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数据中心电源领域,新型的移相变压器+非隔离的电源方案从效率上提升了接近2%,相比较于通用的隔离模块电源,具备更高效率和更优的系统稳定性。在新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中,由于电力能源消耗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高,移相变压器+非隔离电源模块具有显著优势。然而非隔离拓扑的电源模块,在并联使用时,输入和输出并联,电源模块之间容易产生环流,环流电流叠加在模块自身功率电流上,并且流过一些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内部pcb走线,如果叠加后的总输入电流大于所选模块器件的最大允许输入电流,容易导致部分模块出现过热失效现象。
2、当前的电源模块并联环流抑制策略需要通过电源模块之间的通讯进行慢速调节,当前调节策略在突加动态负载的工况下,各电源模块之间由于通讯延时,会产生很大的环流尖峰,从而对环流路径上的所有器件均有过流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隔离电源并联环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DC/DC变换电路的控制器,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三相电流源、并联的多个非隔离电源模块及负载,所述多个非隔离电源模块均分别与所述三相电流源以及所述负载连接;单个非隔离电源模块包括三相整流电路、电流采集电路、boost电路和buck电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和所述boost电路连接,所述boost电路与所述buck电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与所述boost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与所述buck电路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隔离电源并联环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dc/dc变换电路的控制器,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三相电流源、并联的多个非隔离电源模块及负载,所述多个非隔离电源模块均分别与所述三相电流源以及所述负载连接;单个非隔离电源模块包括三相整流电路、电流采集电路、boost电路和buck电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和所述boost电路连接,所述boost电路与所述buck电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与所述boost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与所述buck电路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非隔离电源模块还包括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电压采集电路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压采集电路连接;所述根据所述电流采集结果确定所述非隔离电源模块的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的参考调整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非隔离电源模块对应的所述电流采集结果和预设的比例系数的乘积确定所述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调节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非隔离电源模块的直流母线当前的母线电压值、所述母线电压调节值和所述电流采集结果确定所述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的参考调整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oost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电感和开关管,所述控制器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方式以控制所述boost电路的输入端的电感电流在所述开关管的每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小于预设值,所述电流采集电路通过采集所述输入电感的输出端的电流以获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谦,张凯旋,陈小平,张海东,郭振宇,朱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