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331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垃圾房、顶棚、主机以及远程控制端,顶棚安装在垃圾房的上方,垃圾房内设有若干垃圾桶结构;远程控制端用于控制主机运行,主机内装载有垃圾房控制模块,远程控制端内部装载有后台信息管理平台,后台信息管理平台内具有信息识别模块,信息识别模块通过无线模块与所述垃圾房控制模块连接,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对持有远程控制端的用户信息进行识别并通过无线模块中的无线网络连接垃圾房控制模块进而对垃圾房整体进行控制;其中,垃圾房控制模块包括开盖模块、监控模块、满溢模块以及通风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环卫监控系统无法对垃圾投递进行深层次监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环卫,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智能环卫,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通过集成物联网(iot)、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 is)、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深刻改变着城市的清洁与环境卫生管理方式。智能环卫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垃圾收运、清洁作业、公厕管理以及环境监测等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环卫模式。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城市清洁效率、降低环境压力、促进环保可持续发展。智能环卫不仅仅是技术的简单应用,更是城市管理智慧化、生态化的重要体现。

2、智能环卫中的垃圾房,作为现代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设施,集成了多项智能化技术,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智能环卫垃圾房是一种采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垃圾分类、自动化处理及环境监控的新型垃圾处理设施。它不仅能够自动分类收集各类垃圾,还具备自动称重、压缩减容、喷淋除臭、实时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3、申请号为:cn202121576876.2,公开号为:cn214960650u的技术专利(以下称“现有技术1”)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包括垃圾房(101)以及顶棚(102),顶棚(102)安装在垃圾房(101)的上方,垃圾房(101)内设有若干垃圾桶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垃圾房(101)上设置有若干投递口(104)以及双向拉门(105),每一个投递口(104)、双向拉门(105)以及一个垃圾桶结构为一组垃圾投递组件,垃圾房(101)内具有若干组所述垃圾投递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投递口(104)上铰接有盖板(106),投递口(104)的两侧铰接有气缸(107),气缸(1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包括垃圾房(101)以及顶棚(102),顶棚(102)安装在垃圾房(101)的上方,垃圾房(101)内设有若干垃圾桶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垃圾房(101)上设置有若干投递口(104)以及双向拉门(105),每一个投递口(104)、双向拉门(105)以及一个垃圾桶结构为一组垃圾投递组件,垃圾房(101)内具有若干组所述垃圾投递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投递口(104)上铰接有盖板(106),投递口(104)的两侧铰接有气缸(107),气缸(107)的固定端与垃圾房(101)的投递口(104)的两侧铰接,气缸(107)的活动端与盖板(106)的下端面铰接,气缸(107)与信息识别模块连接,用户通过信息识别模块控制气缸(107)打开盖板(106)并向垃圾桶结构中投递垃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拉门(105)包括第一拉门(108)以及第二拉门(109),第一拉门(108)以及第二拉门(109)上均通过球铰铰接有连杆(110),两根连杆(110)远离双向拉门(105)的一端均通过球铰与垃圾箱结构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垃圾桶结构包括筒体(111)、滚轮(112)以及顶盖(113),滚轮(112)转动安装在筒体(111)上,顶盖(113)通过铰接部(116)铰接在筒体(111)上,所述开盖模块安装在铰接部(116)上,开盖模块包括电机(114)以及转轴(115),电机(114)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铰接部(116)上,转轴(115)转动安装在铰接部(116)上,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王梓熠康海亮姜妍刘帅菲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