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人工假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3174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6
本技术涉及矿山井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井下人工假柱,布置在挖掘矿石的挖掘区域处,起到支撑作用,包括设置于挖掘区域内的N个支撑假柱,用于对挖掘区域的顶板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假柱包括缠绕编织部,所述缠绕编制部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与底板,所述顶板与挖掘区域的穹顶接触,所述底板与挖掘区域的底部接触;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编织缠绕部,配合挖掘区域中原本废弃的废石,利用填装的方式,实现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相较于单纯的混凝土填装支撑,其支撑结力更强,并且不会存在接顶困难的问题,缠绕编织部可以依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纠缠,从而配合顶板与挖掘区域的穹顶接触,满足承载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山井下支护,具体为一种井下人工假柱


技术介绍

1、在金属矿进入深部高应力开采阶段,冲击地压灾害对人员和设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解决方案是留设原岩矿柱以提高采场的安全性,但原岩矿柱存在易脆性劈裂的问题,同时留设原岩矿柱会导致矿石资源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开始研究成本低、性能优的人工矿柱。然而,现有的人工矿柱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主动支撑力小、承载强度低、架设周期长和施工工艺复杂等,尤其是常见的混凝土柱存在接顶困难和被动承载的问题。

2、另外,除了支柱问题,金属矿深部高应力开采还面临着废弃渣土和碎石未得到有效利用的挑战。大量的废石产生于采矿过程,但如果这些废弃物未被合理利用,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因此,当前背景下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支柱技术方面,需要开发成本低、性能优的人工矿柱来提高采场安全性和保证矿石回收率;二是资源利用方面,需要解决废石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解决这些问题将对金属矿深部高应力开采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假柱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人工假柱,布置在挖掘矿石的挖掘区域(1)处,起到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挖掘区域(1)内的N个支撑假柱(2),用于对挖掘区域(1)的穹顶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人工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编织部(21)包括编织部一(211)和编织部二(212),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212)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212)之间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人工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212)的两端分别与顶板(22)以及底部固定,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人工假柱,布置在挖掘矿石的挖掘区域(1)处,起到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挖掘区域(1)内的n个支撑假柱(2),用于对挖掘区域(1)的穹顶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人工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编织部(21)包括编织部一(211)和编织部二(212),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212)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212)之间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人工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212)的两端分别与顶板(22)以及底部固定,所述编织部一(211)与编织部二(212)的之间穿接有n根竖直杆(213),用于对缠绕编织部(21)形成的填装区域(25)加固。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学专肖彤张军奎伏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