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锡鑫专利>正文

一种微调皮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312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调皮带扣,包括皮带固定扣和微调装置,所述皮带固定扣一端连接有设有卡位槽的皮带,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与皮带固定扣间形成皮带进出腔的固定块,该固定块靠近皮带固定扣的表面设有一容置区,内部设有贯穿容置区的穿孔结构;所述微调装置包括置于容置区内且一端枢接于固定块的卡位片、置于容置区和卡位片间的弹性部件、设于穿孔结构内的按片,所述按片一端连接有弹性元件,另一端为按压端,所述卡位片自由端为能够卡于皮带的卡位槽内并限制皮带位移的钩状抵接部,所述按片对应于钩状抵接部的位置设有曲面抵压部,按压该按压端使按片在穿孔结构内位移使曲面抵压部抵压钩状抵接部,形成松开皮带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调皮带扣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装配简单、便于微调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固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微调皮带扣
技术介绍
目前的皮带一般起到固定衣裤的作用,常见的是卡扣式的结构,即在皮带头上设 置一个卡扣头,相应的皮带上打有一系列的孔,根据不同使用者腰围尺寸的需要,确定孔的 位置和数量,但是由于不同的使用者的个人情况差别较大,买来皮带后,往往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重新打孔,极为不便,此外,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腰围尺寸发生了变化,如果重新打孔,会 对皮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也影响了美观,同时,如果皮带长期处于拉紧状态,皮带孔也容 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因而就出现了一种可以实现微调的皮带。如图1所示,为目前较常用的微调皮带,该内穿式微调免打孔皮带扣是于皮带头 10a所组接的组接头20a上装配一微调机构30a及控制机构40a,该控制机构40a具有一运 动于前述组接头20a的容置部21a及运动部22a间的运动件23a,该运动件23a因运动关系 套置有一弹性件24a,以弹性件24a —端顶挚于运动部22a的底端。再以运动件23a延伸 至前述容置部21a内部并接合一压挚件51a,并藉弧或斜状的压挚面52a压挚微调机构30a 的微调件31a弧形底部,再将微调件31a配置另一弹性件25a以让弹性件25a另一端顶挚 于另一运动部26a底部的凸点27a,以形成微调件31a运动状态,在微调件31a未与皮带接 触状态下,即可达到松解开皮带或调整皮带紧度的作用。但是,该种皮带由于压挚件51a和 运动件23a为可拆卸的螺纹联接,这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松动、掉落的情况,使用非常不 方便,甚至造成使用者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而且其装配过程也比较复杂。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装配简 单、便于微调整的皮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调皮带扣,包括皮带固定扣和微调装置,所述皮带固定扣一端连接有设有 卡位槽的皮带,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与皮带固定扣间形成皮带进出腔的固定块,该固定块靠 近皮带固定扣的表面设有一容置区,内部设有贯穿容置区的穿孔结构;所述微调装置包括 置于容置区内且一端枢接于固定块的卡位片、置于容置区和卡位片间的弹性部件、设于穿 孔结构内的按片,所述按片一端连接有弹性元件,另一端为按压端,所述卡位片自由端为能 够卡于皮带的卡位槽内并限制皮带位移的钩状抵接部,所述按片对应于钩状抵接部的位置 设有曲面抵压部,按压该按压端使按片在穿孔结构内位移使曲面抵压部抵压钩状抵接部, 形成松开皮带位置。将原本可拆卸的结构设计为一体的结构使得可靠性更高,也方便了加 工和装配过程。通过卡位片上的钩状抵接部和皮带上的卡位槽的配合,实现了皮带长度的 微调,同时,通过按压端按压按片,使其在穿孔结构内位移,则其上的曲面抵压部抵压至钩 状抵接部,使得卡位片自由端绕其枢接端顺时针旋转,让出皮带的卡位槽,皮带处于松动位置,使用时只需按压按压端即可抽出皮带,使用极为方便。所述按片为一个柱状体,所述曲面抵压部为设于其表面的一个下凹的斜面。斜面结构使得按片沿穿孔结构的位移转化为卡位片自由端绕枢轴的转动。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按片和弹簧端部接触的位置设有一个凸块。设置的凸 块用于将弹簧卡于穿孔结构底部和凸块之间,当按压端压下时,凸块随之发生位移并压缩 弹簧,调整皮带长度后,松开按压端,则弹簧回复原位,凸块向相反方向位移,带动按压端顶 起,卡位片的钩状抵接部卡入皮带的卡位槽,限制皮带位置。所述卡位片钩状抵接部上设有一容纳斜面的缺口。这样使得曲面抵压部和钩状抵 接部能够更好的接触。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所述弹簧位于卡位片枢接端和缺口之间。所述皮带固定扣连接固定块的一端两侧面为下弯结构形成容纳固定块的空腔,所 述固定块一端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下弯结构,另一端卡接于下弯结构上,卡位片通过所述 枢轴枢接于固定块。这样的结构,使得加工和装配均方便,同时,下弯结构包住固定块使得 整体造型更加美观。所述穿孔结构一端延伸至固定块表面,按压端为图钉状帽盖结构,所述下弯结构 与之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使得按压端突出下弯结构表面。按压端为图钉状帽盖结构增加人 手按压的舒适感。而按压端突出下弯结构的表面,更方便人手的按压。所述固定块和皮带固定扣通过螺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微调皮带扣由于采用了一体成型的按片结构,避免了传统可拆 卸结构的缺点,可靠性提高的同时也方便了装配和加工过程,使用时,只需简单的按压按片 的按压端就可以将沿按压方向的位移转化成卡位片的绕枢轴的旋转运动,将卡位片的钩状 抵接端抵离皮带的卡位槽,实现皮带的抽离,使用方便,而皮带上的卡位槽之间可以根据实 际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尺寸和数量,从而实现了皮带长度的微调。附图说明图1为目前较常用的微调皮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皮带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微调皮带扣的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块和微调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第一实施例图2是皮带6的结构示意图,其一面设有卡位槽61,箭头所示方向为需要收紧皮带 时的皮带前进方向。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皮带扣的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微调皮带扣包括皮带固定扣4和微调装置5,皮带固定扣4 一端部两侧为下弯结构45,和皮带固定扣4的表面一 起形成一个空腔46,下弯结构45上相对的位置设有两个通孔451,在空腔46内通过枢轴47 穿于通孔451内枢接有一个固定块42,此固定块42与皮带固定扣4底面之间形成皮带进出 腔43,在固定块42靠近皮带固定扣4的表面还设有一容置区421,在其内部还设有一个贯 穿容置区421的穿孔结构422 ;穿孔结构422 —端延伸至固定块表面423,所述下弯结构45 与之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452。所述微调装置5包括一端以枢轴47枢接于容置区421内的卡位片51、置于容置 区421和卡位片51间的弹簧52、设于穿孔结构422内的按片53,如图4所示是按片的具体 结构,所述按片53 —端连接有弹簧54,另一端为图钉状帽盖按压端531,卡位片51自由端 为能够卡于皮带6的卡位槽61内并限制皮带6位移的钩状抵接部511,且在其上还设有一 个缺口 512,这里,弹簧52也位于卡位片枢接端513和缺口 512之间,按片53对应于缺口 512的位置设有与其相接触的斜面533,设置穿孔结构422的尺寸,使其大小和按片53直径 相应,如果按压图钉状帽盖按压端531使按片53在穿孔结构422内位移并抵压钩状抵接部 511,即可松开皮带6,在按片53靠近斜面533的位置还设有一凸块534,将弹簧54固定于 凸块534和穿孔结构422底部。此外按片53置于穿孔结构422内后,其图钉状帽盖按压端531通过通孔452突出 下弯结构45表面。如图5所示,为固定块和微调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按动图 钉状帽盖按压端531时,按片53沿穿孔结构422发生位移,同时压缩弹簧54,此时,由于穿 孔结构422大小和按片53的直径相应,则斜面533抵压缺口 512,使得钩状抵接部511绕枢 轴47顺时针旋转,则钩状抵接部511脱离皮带6的卡位槽61,此时,皮带处于松动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调皮带扣,包括皮带固定扣和微调装置,所述皮带固定扣一端连接有设有卡位槽的皮带,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与皮带固定扣间形成皮带进出腔的固定块,该固定块靠近皮带固定扣的表面设有一容置区,内部设有贯穿容置区的穿孔结构;所述微调装置包括置于容置区内且一端枢接于固定块的卡位片、置于容置区底部和卡位片间的弹性部件、设于穿孔结构内的按片,所述按片一端连接有弹性元件,另一端为按压端,所述卡位片自由端为能够卡于皮带的卡位槽内并限制皮带位移的钩状抵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片对应于钩状抵接部的位置设有曲面抵压部,按压该按压端使按片在穿孔结构内位移使曲面抵压部抵压钩状抵接部,形成皮带松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鑫
申请(专利权)人:陈锡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