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力线监测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技术介绍
1、下肢力线,一般是指通过股骨头中心点到踝关节中心点的直线,表示正常人体下肢在负重位时的力学传导线路。下肢力线的状态对于膝关节的负荷分配、运动功能有重要意义,下肢力线不佳常导致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甚至引发骨关节炎。而下肢力线的测量对疾病的术前诊断、治疗、术前规划、术后康复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下肢的矫形外科手术中如胫骨高位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还可以通过对下肢力线的矫正,以预防、延缓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目前通常利用ct或者x光拍摄检测对象的下肢全长片,并建立下肢骨骼模型的方法,通过图像重建三维模型确定下肢力线,该方法虽然较为精确,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占用ct、x光等资源并且依赖放射诊疗设备,且仅能体现静态状态,不能实时动态监测。对于需要长期动态监测的人群来说,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实时显示其肢体姿态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力线监测方法、装置、介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对象的膝关节处设有第一感知装置,踝关节处设有第二感知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检测动作,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计算目标对象的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知装置和所述第二感知装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和/或重力感应传感器,所述空间位置数据包括目标对象完成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对象的膝关节处设有第一感知装置,踝关节处设有第二感知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检测动作,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计算目标对象的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知装置和所述第二感知装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和/或重力感应传感器,所述空间位置数据包括目标对象完成所述连续下肢关节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感知装置和所述第二感知装置分别对应的位置变化值和角度变化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连续下肢关节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感知装置和所述第二感知装置分别发送的空间位置数据,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下肢力线监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皓,肖骏,刘常宇,马天,江佳威,舒梓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