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889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包括导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缝合针、缝合线、驱动组件、第三套管和压线块,第一套管套设于导管的外部,第二套管套设于第一套管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二套管和缝合针,在对血管的创口周围进行缝线时,多个缝合针是先周向等间距分散在创口外侧然后从血管内向外穿出,因此能够保证缝合线的针脚绕血管的创口周向均匀分布,在对患者的创口进行缝线过程中,第二套管不会相对于血管的创口转动,故血管壁也就不易受力周向扭曲,因此血管的缝合位置处不会因血管壁相互挤压而形成不规则的血管内壁,从而降低了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小了术后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


技术介绍

1、血管缝合器是心脏外科微创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现有的血管缝合器通常集成在插入至患者的动脉血管内的一根导管上,用于在该导管从患者的动脉血管内移出时,对患者的动脉血管的创口进行缝合。血管缝合器的主要结构包括压线块、缝合针、缝合线,压线块转动设于导管周壁上开设的凹槽内,缝合针滑动设于导管上,并且缝合针能够受驱动沿其轴线移动,缝合线穿入在缝合针的线孔内。缝合创口时,医生先控制缝合针带动缝合线下移并刺入动脉血管内并使得缝合线夹在压线块上,再控制缝合针单独上移至缝合针从动脉血管内移出,接下来控制导管转动一定角度,接下来再控制缝合针下移,使得压线块松开,缝合线再次穿在缝合针上,接下来再控制缝合针带动缝合线上移至缝合针从动脉血管内移出,此时缝合线的端部跟随缝合针一同穿出,接下来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创口的四周均有缝合线穿入,接下来将导管从动脉血管内移出然后将缝合线的两端收紧,促使创口闭合,最后将缝合线扎结,如此便完成了对创口的缝合。

2、然而上述的血管缝合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转动杆、连接端头和第一弹性件,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套管的下部,转动杆的一端与齿轮外周固定连接,连接端头转动连接在转动杆远离齿轮的一端,第一弹性件设于连接端头内,缝合针通过第一弹性件弹性卡接在连接端头内,当第一弹性件自身的弹性形变量大于预设值时,缝合针与连接端头脱离弹性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与连接端头转动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挡壁。>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转动杆、连接端头和第一弹性件,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套管的下部,转动杆的一端与齿轮外周固定连接,连接端头转动连接在转动杆远离齿轮的一端,第一弹性件设于连接端头内,缝合针通过第一弹性件弹性卡接在连接端头内,当第一弹性件自身的弹性形变量大于预设值时,缝合针与连接端头脱离弹性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与连接端头转动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挡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性金属环,弹性金属环的中部向其轴线的所在位置拱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用血管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环、第一固定环、第二弹性件和齿条,齿条有多个,多个齿条周向等间距设于第一套管的下部外周,多个齿条与多个齿轮一一对应且相互啮合,第一转动环同轴螺纹连接在第一套管的上部,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王靖李嘉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