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增大既有桥梁下穿空间的换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公路桥梁的建设和发展,经常会出现新建桥梁的延伸方向与既有桥梁立体交叉的情况。如图1、图2所示,既有桥梁一般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支座3;上部结构又称桥跨1,桥跨1很多是由多个t梁11拼接而成;下部结构包括桥墩2和基础,其中,桥墩2很多是双柱框架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墩柱21、连接于两个墩柱21顶端上的盖梁22、连接于两个墩柱21之间的至少一个系梁23,盖梁22的顶面上设有多个支座垫石24;多个支座3一一对应安装于支座垫石24上,支座3为桥跨1与桥墩2支承处的传力装置。
2、当新建桥梁下穿既有桥梁时,很可能会与既有桥梁原有桥墩2的墩柱21位置相冲突,即既有桥梁的桥下空间不能满足新建桥梁下穿需要,因而,如何增大既有桥梁下穿空间以使新建桥梁能够顺利下穿既有桥梁,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大既有桥梁下穿空间的换墩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增大既有桥梁下穿空间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步骤时,还包括,在原有桥墩纵向两侧的地面上施工临时支撑基础,两套所述钢管支架均安装于临时支撑基础上;所述临时支撑基础的施工包括,在施工地面上测放多个桩基的平面位置并进行桩基施工,然后进行基坑的开挖、承台模板的支立、基础承台的浇筑,并将多个支撑座预埋于所述基础承台的顶面内;每一所述支撑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凸出基础承台的顶面;多个所述支撑座用于与钢管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
...【技术特征摘要】
1.增大既有桥梁下穿空间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步骤时,还包括,在原有桥墩纵向两侧的地面上施工临时支撑基础,两套所述钢管支架均安装于临时支撑基础上;所述临时支撑基础的施工包括,在施工地面上测放多个桩基的平面位置并进行桩基施工,然后进行基坑的开挖、承台模板的支立、基础承台的浇筑,并将多个支撑座预埋于所述基础承台的顶面内;每一所述支撑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凸出基础承台的顶面;多个所述支撑座用于与钢管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钢管支架包括靠近原有桥墩的前排钢管架和远离原有桥墩的后排钢管架;每排所述钢管架包括横向间隔布设的多个钢管柱,每一所述钢管柱包括竖向连接的多个钢管节段;前后两排钢管架横向上及纵向上两两相邻的所述钢管节段之间均连接有平联件及斜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后排钢管架的顶部设有应急顶撑系统;所述应急顶撑系统包括第二横梁、第二垫梁及多个支撑块,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于后排钢管架所有钢管柱的顶面上,多个所述支撑块横向布设于第二横梁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垫梁压接于所有支撑块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垫梁的顶面上横向布设有多个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与t梁底面之间预留有安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支架及其上的顶升系统和应急顶撑系统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桥跨的顶升步骤前,沿原有桥墩上方前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勋,李亮,孟玉团,谭剑波,王兵,郭伟,苏玥源,席天明,王涛,孙昊,舒星山,许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