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993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包括气囊本体;气囊本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气囊本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气囊本体可与食管固定连接,当气囊本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气囊本体可与食管分离拆卸;还包括打气管组件,打气管组件安装在气囊本体上,气囊本体通过打气管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还包括引流管组件,引流管组件安装在气囊本体上,引流管组件可通过处于第一状态的气囊本体,与食管进行固定;或者通过处于第二状态的气囊本体,与食管进行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使得引流管组件与食管相对固定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能够使得引流管组件从食管处安全拔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吻合口瘘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0%。吻合口瘘一旦发生,消化道内的含菌液体会从窦道流出,导致严重的胸腔感染,胃液中含有的胃酸和消化酶会腐蚀周围结构,造成感染甚至出血,这常常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目前针对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多,引流法因为痛苦小、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2、专利文件cn201620754677.9公开了现有技术的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冲洗引流装置。在专利文件cn201620754677.9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双层管即看做为用于引流作用的引流管组件,在现有技术中,引流管组件的一端插入患者体内,并与吻合口对接,进而将吻合口瘘的含菌液体导出;但是,在现有技术引流口引流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固定装置,而无法使得引流口相对于食管固定,这导致了,若患者体位发生移动,例如患者改变卧位,则引流管组件相对于食管的位置会发生偏移,引流管组件插入患者体内的一端,容易从与吻合口对接的状态,转变为与吻合口分离的状态,甚至与吻合口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本体(1);气囊本体(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气囊本体(1)处于第一状态时,气囊本体(1)可与食管固定连接,当气囊本体(1)处于第二状态时,气囊本体(1)可与食管分离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本体(1)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第一气囊(3)朝向第二气囊(4)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气囊(5),第一气囊(3)的囊腔与第一连接气囊(5)的囊腔相通;第二气囊(4)朝向第一气囊(3)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气囊(6),第二气囊(4)的囊腔与第二连接气囊(6)的囊腔相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本体(1);气囊本体(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气囊本体(1)处于第一状态时,气囊本体(1)可与食管固定连接,当气囊本体(1)处于第二状态时,气囊本体(1)可与食管分离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本体(1)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第一气囊(3)朝向第二气囊(4)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气囊(5),第一气囊(3)的囊腔与第一连接气囊(5)的囊腔相通;第二气囊(4)朝向第一气囊(3)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气囊(6),第二气囊(4)的囊腔与第二连接气囊(6)的囊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制面(7)上设置有第一抗菌涂层(12);第二限制面(8)上设置有第二抗菌涂层(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气囊(5)为梯型突出状结构,第二连接气囊(6)为梯型凹槽状结构;或者,第一连接气囊(5)为梯型凹槽状结构,第二连接气囊(6)为梯型突出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吻合口瘘引流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军马海涛刘江江蒋威王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