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9812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方法包含:将人造石墨原料进行一次破碎,于160℃煅烧,进行二次破碎后球化,得到球化人造石墨原料;将球化人造石墨原料与包覆材料进行混合造粒,于700℃~1100℃碳化,在温度为2600℃~3200℃下处理,筛分、除磁后得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表面缺陷较多,结构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负极材料能量密度低的问题,使用改性剂与沥青和树脂共同作用,提高包覆层的紧密度,碳化和石墨化步骤提高了石墨表面的致密性和结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使负极材料形变耐久度更高,制得的电池具有较好的首次放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石墨负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体系,以两种不同的能够可逆地嵌入及脱出锂离子的嵌锂化合物分别电池正极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高和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尤其在动力汽车的应用上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2、依据生产原料性质的不同,锂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主流有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硅炭复合负极三种。人造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化学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化学反应性。在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中,人造石墨能够提供较高的储锂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然而现有技术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表面缺陷较多,结构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负极材料能量密度低,对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材料与所述球化人造石墨原料的质量比为10∶(30~80);所述沥青、树脂及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2.5~3.5)∶(0.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四丁基硫酸铵及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的质量比为1∶(0.5~0.8)∶(0.2~0.5);所述人造石墨原料为质量比为1∶(5~8)石油焦和针状焦的混合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或所述造粒步骤为: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材料与所述球化人造石墨原料的质量比为10∶(30~80);所述沥青、树脂及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2.5~3.5)∶(0.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四丁基硫酸铵及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的质量比为1∶(0.5~0.8)∶(0.2~0.5);所述人造石墨原料为质量比为1∶(5~8)石油焦和针状焦的混合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或所述造粒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人造石墨原料的粒径为3~10μm,所述球化人造石墨原料的粒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滕苗宗成赵玉真贺泽民宋文琦牛辉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