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1、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声音播放功能。其中,耳夹式耳机为一种新型的耳机类型,其通常体积小巧,可夹持在佩戴者的耳轮上使用,而且该耳夹式耳机不堵塞耳道,不仅可以保证室外场景的安全性,而且相较于入耳式耳机在佩戴舒适上更好。
2、然而,目前的耳夹式耳机的音质难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发声组件,发声组件包括两个喇叭,每个喇叭包括振膜,两个喇叭的振膜沿轴线方向彼此相邻设置,两个喇叭的振膜的谐振峰频率介于200~300hz,且两个喇叭的振膜的谐振峰频率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50hz。
2、在一些实施方式,耳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用于形成第一容置腔;发声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内;两个喇叭的振膜之间彼此相对,以形成第一声学腔;发声组件与第一壳体彼此配合,以在发声组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与第一声学腔彼此隔离的第二声学腔;第一壳体设置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两个喇叭,每个所述喇叭包括振膜,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振膜沿轴线方向彼此相邻设置,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振膜的谐振峰频率介于200~300Hz,且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振膜的谐振峰频率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50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发声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两个喇叭的振膜之间彼此相对,以形成第一声学腔;所述发声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彼此配合,以在所述发声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声学腔彼此隔离的第二声学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两个喇叭,每个所述喇叭包括振膜,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振膜沿轴线方向彼此相邻设置,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振膜的谐振峰频率介于200~300hz,且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振膜的谐振峰频率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50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发声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两个喇叭的振膜之间彼此相对,以形成第一声学腔;所述发声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彼此配合,以在所述发声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声学腔彼此隔离的第二声学腔;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声学腔连通的出声孔以及与所述第二声学腔连通的泄压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喇叭的振膜的安装边缘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间隔距离介于1.6~2.5mm,所述第一声学腔的径向尺寸介于7.5~9.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呈环形设置,所述两个喇叭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组装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声学腔,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声孔和所述第一声学腔的第一引声孔;所述出声孔和所述第一引声孔的面积介于5~18m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喇叭分别包括音圈、磁路系统以及盆架,所述盆架用于支撑所述振膜和所述磁路系统,所述振膜的安装边缘支撑于所述盆架上,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所形成的磁场内,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盆架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组装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喇叭的所述盆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引声孔,所述第二引声孔连通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崔超杰,钟雷,袁伟杰,文小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