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驾驶员在车辆控制中的角色逐渐转变为监督者。然而,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仍然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疲劳检测系统多依赖于简单的生理信号或驾驶行为分析,难以准确实时地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自动驾驶疲劳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挑战或问题:
2、环境适应性:系统需要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如强光、弱光)都能稳定工作,这要求系统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获取到高质量的视觉信号。
3、实时性和准确性:疲劳检测系统需要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并在检测到疲劳迹象时立即发出预警。这要求系统具有低延迟和高准确率的检测能力,以避免误报和漏报。
4、算力和资源限制:车载计算资源有限,系统需要在有限的算力下运行,同时还要考虑到系统的能耗和成本。
5、个体差异: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差异较大,系统需要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特点,减少误判。
6、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方法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及密码识别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交互模型为经驾驶员个性化设置后的交互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舱状态包括驾驶员设置后的坐椅三维相对位置、椅背倾斜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前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方法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及密码识别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交互模型为经驾驶员个性化设置后的交互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舱状态包括驾驶员设置后的坐椅三维相对位置、椅背倾斜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驾驶的人机交互增强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党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